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西南地區>西藏>西藏白皮書
    西藏自治區人權事業新進展
    2011-03-29 18:02:58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三、人民享有的受教育權利、文化權利和健康保障權利

    九十年代以來,西藏的教育、文化和衛生事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促進了人民享有的受教育權利、文化權利和健康保障權利。

    為發展教育,國家在西藏實行了許多特殊優惠政策,在農村和牧區學校推行寄宿制,對部分藏族中小學學生實行包吃、包穿、包住的政策;在鄉鎮以上中學和小學逐步實行助學金制度和獎學金制度;各級各類學校在西藏招生實行“以當地民族為主”的原則,對藏族等少數民族的考生實行更加寬松的“適當降低錄取分數、擇優錄取”的招生辦法等。

    目前,西藏自治區已形成較完備的現代教育體系,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1997年,西藏已建立完全小學、村辦小學4251所,在校小學生達到30045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78.2%,比1991年提高32.6個百分點。西藏現有中學90所,在校中學生比1991年增加17155人。西藏自治區還辦有4所高等院校,16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西藏青壯年文盲率比西藏和平解放前下降41個百分點。

    1991年至1997年,西藏共新建中學27所、鄉完全小學278所、村辦小學1359所,新建校舍58萬平方米,改造舊校舍30多萬平方米。幾年來,政府對教育投入逐年增加,1997年,教育投資均占自治區財政預算支出和預算內基建投資總額的18%。這一切都與舊西藏只有少數僧官和貴族的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兒童入學率不足2%,廣大農奴和奴隸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等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從八十年代中期起,中央政府還撥出專款,在內地一些省市創辦西藏初中班,在北京、天津、成都各建一所西藏中學,供部分西藏中學生到內地學習。到內地學習的西藏學生的交通、食宿、服裝、醫療等經常性費用支出均由國家承擔。舉辦內地西藏班(校),中央政府累計撥出基建專款7300萬元,各有關省市財政配套資金1億多元;中央政府每年撥出600萬元,有關省市財政列出專項經費,用于在內地的西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1985年至1997年,內地各級各類西藏班(校)共招收西藏學生18000人,已有5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返回西藏參加當地的建設。目前有13000名西藏學生在內地26個省市100多所學校學習。

    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國家重視保護和發展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和繁榮西藏的文化事業。

    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對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重要作用的藏學研究事業,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扶持。目前,全國從事藏學研究的機構有50多個,從事專業研究及其輔助工作的人員有2000多人。其中,國家在首都北京設有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設在西藏的藏學研究機構有10多個,承擔并已完成的重大研究課題有100多項。全國各藏學研究機構近年來舉辦了涉及西藏歷史、語言、宗教、民族、哲學、文學、藝術、教育、天文歷算、藏醫等單科或多學科的學術討論會60余次,完成的重要課題300多個,已經出版和正在出版的藏學專著、編著400多部。由藏族學者撰寫的《西藏通史》、《藏史明鏡》等著作獲得國內外的好評。

    國家重視藏語文在西藏自治區的學習、使用和發展,切實保障藏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藏語文是西藏的各級各類學校,以及在內地開設的西藏學校或西藏班學生的主課,要求學生在中學畢業時,具有熟練掌握藏語文讀寫的能力。西藏已完成義務教育階段500種中小學教材的藏文編譯,并已開展編譯出版科技資料藏文目錄,搜集整理藏文科技資料的工作。為推動藏語文的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處理現代化,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西藏自1994年開始進行“信息技術藏文編碼字符集”國際標準的研制工作,并于1996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多文種編碼國際標準審定會議上獲得通過。這為藏語文步入現代信息媒體領域,在網絡媒體中實現信息處理和交換,建立了良好的基礎。1995年,西藏成立了藏語文術語統一標準化委員會,開始藏語文統一標準化和社會用語規范化。

    古老的藏醫、藏藥繼續得到重視。目前,西藏共有藏醫機構14所,60多個縣醫院內設有藏醫科。全區各級藏醫院(科)門診量達年均50多萬人次。每年生產的藏藥成品10萬公斤,品種350多個。十幾種名貴藏藥獲國家醫藥產品金、銀獎,有的獲國際傳統醫學大會獎。

    對西藏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進行大規模、有系統的普查、搜集、采錄、整理、研究和編輯出版的工作一直在加緊進行。匯集300多張圖片、80余萬字的《中國戲曲·西藏卷》已于1993年12月正式出版發行。137萬字的《中國歌謠集成·西藏卷》也于1995年出版發行。涉及藏族民間藝術和宗教藝術的總共十大部的文藝集成志書將陸續出齊。《格薩爾王傳》是藏族民間藝人創作、加工并一直作為口頭說唱藝術在民間流傳的英雄史詩,被西藏自治區列為重點研究課題,并設立專門機構進行搶救、整理。有關研究機構已收集民間藝人傳唱資料錄音5000多盤,錄像數百盤,整理出文字4000多萬字,發表研究《格薩爾王傳》的學術論文1000多篇,出版研究專著30多部。通過努力,使這一長期零散傳唱的口頭文學變成了一部系統完整的文學巨著。許多藏族學者和宗教界人士稱贊這“實現了歷代藏族人民的一大心愿”。西藏自治區專門成立了由國家撥款支持的藏文古籍出版社,搜集、整理、出版藏文古籍。大批古藏文書籍、古代木簡及金石文字均得到保護。在搶救出版的古籍中,有反映藏民族歷史的孤本《德吳宗教淵流》,還有《西藏歷代法規選編》、《藏族工藝典籍選編》、《醫學論著選編》、《西藏古跡選編》等。

    進入九十年代,西藏基本完成了全區范圍內的文物普查,共調查發現各類文物1768處。大批珍貴文物得到全面保護。六十年代以來,國務院公布的西藏轄區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并確定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7處。1994年,著名的布達拉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是中國目前保存地方檔案最豐富的檔案館之一。1997年10月,由國家投資9000多萬元建設的西藏博物館交付使用,總建筑面積達2.25萬平方米。

    西藏廣大人民群眾如今擁有充分的創造和享用文化的權利。現有多功能群眾文化藝術館35座,鄉村文化室380多個。在西藏廣闊的城鄉建立了電影放映發行網絡,有電影發行放映單位650個,在農牧區實行免費放電影。1996年譯制藏語影片25部,拷貝500余個。九十年代以來累計譯制藏語影片630多部,8500多個拷貝。西藏現有圖書、音像出版社4家,其中西藏人民出版社累計出版圖書6589種,7694萬冊。公開發行的藏文報刊有23種。到1996年,西藏已建成無線電臺2座,無線電視臺2座,廣播發射或轉播臺35座,電視轉播(差轉)臺240座,衛星地面接收站700多座。投資近億元的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已于1996年6月正式建成開館,藏書59萬冊,其中僅收集、整理和保護的藏文古籍就達10多萬冊。

    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的繁榮,使西藏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西藏全區現有以藏族為主體的文藝工作者1萬余人,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0個,小型專業演出隊15個,業余文藝演出隊和藏戲隊160余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經常下鄉免費為群眾演出。此外,還有專門的民族藝術教育、研究機構和文學藝術團體等11個。1996年,西藏專業文學藝術和表演作品獲國外大獎1個,全國性獎10個。在藏族的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慶活動中,如藏歷新年、雪頓節、酥油燈節、望果節等,西藏城鄉到處都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藝術表演。九十年代以來,西藏共有30多個歌舞團、藝術團、學術團赴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奧地利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訪問演出和學術交流,同時舉辦文物、圖書、美術、民族服飾、工藝品展覽等。

    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各級政府重視西藏人民的健康保障。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西藏已初步建成遍布城鄉的醫療衛生保健網絡。1997年末,西藏的衛生機構發展到1324個,比1991年增加127個;醫院床位總數6246張,比1991年增加1169張,平均每千人口醫院床位超過2.5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929人,比1991年增加1189人,平均每千人口醫生1.84人,護士0.7人;鄉村醫生和衛生人員數已達4402人,比1991年增長24.46%。而在封建農奴制度時期的舊西藏,只有三所醫療設備極為簡陋的官辦藏醫機構和少量私人診所,從業人員不足百人,加上民間藏醫也只有400余人。

    國家對西藏群眾的醫療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在西藏農牧區實行免費醫療,在城鎮實行個人醫療資金賬戶和公助相結合的醫療費用承擔辦法。1992年至1997年,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級政府用于衛生方面的支出共計96461萬元。

    婦女、兒童的醫療衛生保健工作,在西藏得到重視。到1996年底,西藏有婦幼保健機構34所,愛嬰醫院8座。108所縣以上醫院均設有婦產科,110個重點鄉設立了婦幼保健室,對25萬多名兒童進行了生長發育調查和常見病、多發病的普查普治。從1986年起,在全西藏范圍內對兒童實施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百白破混合制劑和麻疹疫苗的基礎免疫,兒童免疫率為85%。7歲以下兒童系統保健覆蓋率為51.25%。目前,西藏產婦接受新法接生率為50.8%,拉薩市為100%,在項目縣范圍內,嬰兒死亡率由1989年的91.8‰下降到55.21‰。

    現在的西藏,人民的衛生保健狀況與舊西藏不可同日而語。從六十年代起,西藏就消滅了天花病,其他一些危害較大的傳染病、地方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或被消滅。1996年,傷寒、肝炎、流腦、流感等14種傳染病的總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比1991年下降45.52%和67.16%。1995年,西藏已消滅脊髓灰質炎。西藏自治區政府承諾到200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消除碘缺乏病。而在舊西藏,天花、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屢有發生和流行。據記載,西藏和平解放前的150年間,天花大流行過4次,其中1925年的一次,僅拉薩地區就有7000人喪生。1934年和1937年的兩次傷寒流行,拉薩又有5000余人死亡。

    人民享有的健康保障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西藏人口的平均期望壽命從舊西藏的36歲,大幅度提高為目前的65歲。同時,西藏人口也大幅度增加,徹底改變了舊西藏人口增長長期停滯的狀況。1734年至1736年間,當時的中國清朝中央政府曾在西藏地區作了詳細的戶口調查,統計的西藏人口為94.12萬人。二百多年后的1953年,西藏地方政府申報的西藏人口為100萬。這也就是說,在這二百多年間,西藏人口僅增加5.8萬,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而西藏和平解放后,從1953年至1993年,西藏人口從100萬增加到230多萬,其中藏族人口增加了116萬,40年間增加了1倍多。至1996年底,西藏人口已達244萬,其中藏族人口占95%。這一事實不僅徹底戳穿了達賴和西方一些人所編造的“西藏人口正在減少”,甚至危言聳聽地聲稱“藏族人正在遭受種族滅絕”的謊言,而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新舊西藏不同的人權狀況。

    四、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

    中國政府尊重并依法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中國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法》、《刑法》、《民法通則》、《教育法》、《勞動法》、《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等法律都有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具體規定。這些法律規定在西藏得到認真的貫徹執行。在西藏,目前藏傳佛教各類宗教活動場所達1787處,住寺僧尼46380人。西藏自治區及所轄7個地市均設有佛教協會,自治區佛教協會辦有佛教刊物和藏文印經院。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中國政府一貫尊重和保護藏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1951年,中央政府與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明確規定,在西藏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喇嘛寺廟。寺廟的收入,中央不予變更”。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在廢除三大領主包括上層僧侶的封建特權,廢除剝削制度,實行政教分離的同時,中央政府再次重申要“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俗習慣”,由宗教界人士按民主原則自主管理寺廟。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先后將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札什倫布寺、哲蚌寺、薩迦寺、色拉寺等著名宗教活動場所列為全國或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十年代以來,國家每年都撥發專項資金和黃金、白銀等用于寺廟的維修、修復和保護。國家用于這方面的資金已達3億多元。

    到目前為止,由國家和自治區出資維修、修復的著名寺廟有:大昭寺,白居寺,則拉雍仲寺,敏竹寺,興建于八世紀的桑耶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四大名寺札什倫布寺和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昌都強巴林寺,熱振寺,薩迦派的薩迦寺,噶瑪噶舉派的楚布寺、噶瑪丹薩寺,直貢派的直貢帖寺,苯教的墨如寺、熱拉擁仲林寺,以及夏魯派的夏魯寺等。對布達拉宮的維修,國家共撥專款5500多萬元,歷時5年多,維修面積達33900平方米。國家資助專款670萬元、黃金111公斤、白銀2000多公斤及大量珠寶,修復了五世至九世班禪靈塔祀殿。為修建十世班禪靈塔祀殿,國家一次就撥專款6620萬元、黃金650公斤。1994年,國家又撥款2000萬元,繼續修復甘丹寺。

    西藏不斷加強對宗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九十年代以來,藏文《中華大藏經·丹珠爾》(對勘本)、《藏漢對照西藏大藏經總目錄》、《因明七論莊嚴華釋》、《慈氏五論》、《釋量論解說·雪域莊嚴》、《嘛尼全集》等陸續整理出版。已經印出《甘珠爾》大藏經達1490多部,還印出大量藏傳佛教的儀軌、傳記、論著等經典的單行本,供給寺廟,滿足僧尼和信教群眾的學修需求。宗教研究機構、高僧、學者的有關佛教專著,如《貝葉經的整理、研究》、《西藏拉薩現存梵文貝葉經的整理》、《西藏宗教源流與教派研究》、《活佛轉世制度》、《郭扎佛教史》、《西藏苯教寺廟志》、《中國藏傳佛教寺廟》、《西藏佛教寺院壁畫藝術》等,都正式出版發行。

    在西藏各寺廟開辦的學經班中,進行宗教經典研習的學經僧人有3270人。近幾年來各教派推薦、輸送了50多名活佛、格西和寺廟民主管理組織成員到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進修深造,已有20多名學僧學成畢業。

    國家尊重活佛轉世這一藏傳佛教的信仰特點和傳承方式,尊重藏傳佛教的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1992年,根據宗教儀軌,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準了第十七世噶瑪巴活佛的繼任。按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于1995年經金瓶掣簽,并報國務院批準,完成了十世班禪轉世靈童的尋訪、認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禪的冊立、坐床、受戒這一佛門盛事。

    各級政府對西藏的各種宗教、各個教派及信教和不信教群眾一視同仁,尊重并依法保護各種宗教活動。信教和不信教群眾、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都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各寺廟均由民主選舉的管理機構,自主地管理寺廟內部的事務。僧尼們自主地學經、辯經、聽高僧講經說法,舉行灌頂、受戒活動,傳授密宗法要,修習各種儀軌,給信徒們念經、超度亡靈、摸頂祈福等。信徒們可以自由地去寺廟、神山、神湖朝拜,轉山、轉經、上供、齋僧布施、煨桑、誦經。在西藏到處都可以看到善男信女懸掛的經幡、堆積的刻有佛教經文的嘛呢堆和磕長頭、轉經、朝拜的信教群眾。信教群眾家里幾乎都設有小經堂和佛龕。據估計,每年到拉薩大昭寺朝佛敬香的信教群眾就達上百萬人次。

    結束語

    大量事實充分說明,西藏的人權事業在不斷進步,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各級政府為保障和促進西藏地區人權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西藏人民今天享有的人權是舊西藏無法比擬的。西藏人權事業進步和發展的事實,是無可辯駁的。這是到過西藏、對西藏歷史有所了解的國內外人士都可以得出的公正的結論。達賴詆毀今天西藏的人權狀況,但在西藏大規模地粗暴地踐踏人權的情形,恰恰是在達賴統治的舊西藏發生的,這是舊西藏殘暴、野蠻、黑暗的政教合一制度和封建農奴制度產生的罪惡。流亡在外的達賴對舊西藏普遍的踐踏人民群眾基本人權的狀況只字不提,竭力掩飾,卻對新西藏的發展、進步百般詆毀和攻擊,以編造聳人聽聞的謊言欺騙世界輿論。“妄語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之一,達賴肆意編造謊言,違背和踐踏這一戒條,這只能向世人暴露其打著宗教旗號進行分裂祖國活動的本來面目。

    西藏各族人民正在同心同德地建設新西藏。由于西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起點很低,高海拔、嚴寒和缺氧的自然條件制約著經濟的發展,目前西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平仍然不高,西藏人民享有的人權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各級政府將一如繼往地為在西藏發展經濟、促進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出艱巨的努力,以此來繼續推動西藏地區人權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來源: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2011年全國兩會
    >> 詳細

    各地新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出席紀念活動。青海玉樹地震22.32萬受災群眾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詳細
    點擊排行
      中國戶籍新政呼之欲出 改革邁開探索腳步
    紀念青海玉樹強烈地震一周年活動隆重舉行
     
    視覺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中文字幕第3页|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18禁黄无码高潮喷水乱伦|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