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聲落,掌聲起。身著金黃色藏袍,腳踩藏靴的白瑪旺堆在掌聲與歡呼聲中謝幕。這是11月3日晚“魅力西藏”在溫哥華首場演出中的一幕。
白瑪旺堆表演了兩首笛子獨奏《我們再次相聚》和加拿大音樂《她像一只燕子》。《我們再次相聚》為敬酒時唱的歌曲,內容多為贊美美好生活以及祝對方吉祥如意等。《她像一只燕子》是加拿大音樂之旅《仲夏夜之夢》專輯里的一首經典樂曲。演奏博得觀眾陣陣掌聲。攝影:李艷
白瑪旺堆,山南地區藝術團團長,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西藏音協會員。2012 年被聘任為國家一級作曲。演出開始前,記者在空曠的排練室里見到了白瑪,此時其他演員們已經到后臺準備演出了,而他因為要表演兩首笛子獨奏,所以還在加緊練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更像是在享受和陶醉在一個人的音樂時光里:悠揚的笛音,陶醉的表情。諾大的排練室顯得更加空曠,聽眾也不知身在何處。
演出前
11月3日早晨,記者在下榻酒店遇見了白瑪。他坦言:“為了準備這次‘文化周’的演出,我們歌舞團選了三十幾位優秀的年輕舞蹈和聲樂演員。向加拿大觀眾展示西藏最具特色的舞蹈、樂器和民族服飾。包括產生于山南地區的第一部藏戲《扎西雪巴》;還有卓舞,就是一邊敲,一邊甩鞭子的舞蹈,在拉薩乃至全國都非常受歡迎;以及藏東的弦子舞和代表整個西藏的服飾表演。”
快接近去演出場地的時間了,白瑪一邊忙著收拾行頭,一邊用微信語音通知演員集合時間和地點:
“中午十一點半,酒店大堂集合,收到請回復。”
“收到”。
“知道了”。
“怎么都是男演員們回復,女演員們呢?”手機那頭傳來一個男聲,言罷大家都笑了。
“這是一只訓練有素的專業隊伍,見過大場面。”白瑪微笑著對我說,隨后拿出自己的佳能5D相機,說要記錄下此次演出。
隨著出發時間的臨近,白瑪從里屋臥室拿出一個琴盒,取出里面的笛子,小心翼翼擦拭著。隨行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支笛子是他的寶貝。
演出時
從溫哥華的首戰告捷,再到多倫多的場場爆滿,這些山南兒女不負眾望,用粗獷的鼓聲,精美的服飾,悠揚的歌聲和迷人的舞姿征服了加拿大。
開場舞《扎西雪巴》 攝影:李艷
演出后
演出收獲了如潮的掌聲 攝影:李艷
演出結束后,溫哥華中加文化促進會的工作人員Eileen熱淚盈眶,坦言自己被笛聲深深打動,被“莫名的悲傷”包圍。記者知道在演出開始前三十分鐘,她還像個飯店跑堂似的跑前跑后,只為后臺化妝的藏族演員們能有口熱披薩吃;也知道她作為一名旅居溫哥華的華人曾經幾度去過西藏,喜歡那兒的人和那兒的天。
飯桌上,Eileen做粉絲似狀興沖沖地和演員們合影、敬酒,并毫不吝嗇自己對白瑪的崇拜之情。演出團當地時間5日離開溫哥華赴多倫多,Eileen說她還要留在溫哥華繼續為“靈感高原”繪畫唐卡展工作。
Eileen(左二) 和演員們合影 攝影:李艷
8日上午,演出團由多倫多回北京。“加拿大·西藏文化周”仍在進行。Eileen 也不斷在微信上更新每天的工作情況:關于她負責的5日在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中心開始的“靈感高原”繪畫唐卡展直至15日結束(展出當代西藏題材繪畫作品30件、西藏唐卡作品15件)。是這次“加拿大·中國西藏文化周”持續時間最長的活動。
后記
10日,Eileen在微信上寫了一段話表達她對西藏的思念之情:“早知道就會是這樣遙遠的想念,卻也不顧一切的任由這種思緒發生發展,一發不可收拾。對那片土地的迷戀已經完全超離故土,也許這就是六世輪回的歸宿。帶著這份想念過活,現實不必再是苦等。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時刻等待著那片山川大河的召喚”。附圖是她在西藏所拍的照片。
11月15日,為期13天的“2014加拿大·中國西藏文化周”落幕。這場橫跨加拿大東西海岸,足跡遍及溫哥華、渥太華和多倫多的文化交流活動,原生態地呈現了當代西藏的發展變化以及西藏文化的實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