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加查11月23日電(記者趙書彬)十年磨一劍,高峽出平湖。23日,歷時近8年、總投資96億元的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標志著西藏水電開發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這是西藏電力史上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由10萬千瓦級到50萬千瓦級水電站的標志性工程,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藏木水電站第二臺機組將于下月中旬并網發電,第三臺機組將于春節前并網發電,6臺機組明年8月底全部投產。
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與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經理曹培璽共同啟動機組。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丁業現,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廷克講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國躍主持。
藏木水電站位于山南地區加查縣,是西藏自治區“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建設的重點能源項目。電站樞紐由混凝土大壩和壩后式廠房等建筑物組成,最大壩高116米,壩頂高程3314米。電站安裝6臺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年發電量25億千瓦時,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電站2007年11月開始籌建,2010年11月實現大江截流,2012年5月開始主體工程混凝土澆筑,2013年10月實現三期截流,2014年5月首臺機組定子成功吊裝,2014年11月1日正式下閘蓄水。經過緊張調試、試驗和試運行后,今天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藏木水電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水電項目,建有全國海拔最高和規模最大的魚道。八年時間里,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庫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藏木電站全體建設者艱苦奮斗、奮勇拼搏,克服高寒缺氧等諸多困難,刷新了西藏單日、單月混凝土澆筑紀錄,榮獲了若干國家專利、科技創新成果獎,主體工程工期壓縮至4年,創造了高原水電建設的奇跡。同時依托工程建設,先后投資1.7億元改善當地交通條件,每年繳納當地稅費2000余萬元,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交通條件。工程配套建設了魚類增殖站、魚道、污水處理廠、垃圾回收站等環保設施,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全面落實。
藏木水電站建成后將成為藏中電網的骨干電源點,有效緩解電源緊缺問題,增加藏中電網電力供應,滿足用電增長需求,對落實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推進清潔水電能源開發、構建藏中能源基地、維護邊疆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將為西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堅強的能源保障。
丁業現在講話中指出,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是西藏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是我區水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必將極大鼓舞加快開發西藏水能資源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信心和決心。加快開發水能資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前,西藏水能資源開發正處于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要攜手并進,奮發有為,不斷推動西藏水電開發取得新的更大成績,讓西藏豐富的水能資源早日惠及各族人民,為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國家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廷克表示,藏木水電站的成功投產是華能集團與自治區政府合作的重大成果。華能西藏公司及各參建單位要再接再厲,確保明年8月底前實現全部投產,以實際行動迎接自治區成立50周年。并以此為契機,做好在建項目建設,繼續堅持“建設一座電站、發展一方經濟、保護一方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穩定一方社會”的水電開發方針,統籌好水電建設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群眾生活的關系,實現共贏,為更好地服務于西藏發展穩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活動期間,洛桑江村、曹培璽、丁業現等領導親切看望慰問了全體工程參建人員,并考察了藏木水電站大壩和發電機組。
灌云縣國稅局82人簽名,不滿“津貼規范”后收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