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日喀則12月8日電(記者王杰)初冬時節,走進亞東縣高原特色菌類基地,記者看到,溫室大棚里一個個菌筒整齊地掛在架子上,像黑珍珠一樣的木耳密密麻麻地長在菌筒上。“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亞東木耳已經通過了國家的各項檢測,并頒發了有機認證,同時也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眮問|縣農牧局副局長尼瓊介紹說,通過有機認證的農牧產品,比普通產品價格高,這將會充分調動農牧民群眾發展、壯大有機農牧產業的積極性,助推群眾產業致富。
在溫室大棚內,來自三崗新鎮的次央嫻熟地采摘已經成熟的木耳。次央在這個基地工作已經有3年多了,交談中,她高興地告訴記者,亞東木耳獲得國家有機認證,這將有效助推產業發展,幫助她們增收致富。
在日喀則,獲得有機認證的綠色產品不僅僅只有亞東木耳。近年來,日喀則按照“優勢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的思路,堅持產量、質量、結構、效益“四統一”原則,著力培育和發展有機農牧產業,打造有機產品名牌。
目前,亞東木耳、崗巴羊、崗巴羊系列產品、拉孜藜米已相繼通過國家各項檢測,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崗巴羊、亞東木耳、亞東鮭魚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
日喀則地區農牧局局長丁峰介紹,通過國家有機認證的農牧產品,可以說是農牧產品中的“貴族”,將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同時,我們也將嚴把源頭關、生產關和監督關來實現食品的生態有機,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更加放心。
從與丁峰局長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在有機農牧產業發展中,日喀則地區緊緊依托自身豐富而獨特的農牧資源,采取“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逐步打造了“崗巴羊”經濟圈;建成了年產量達4000公斤的亞東木耳生產基地;引進日喀則市培強生態肉業有限公司,實現了崗巴羊屠宰加工和銷售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了龍頭企業的作用。
日喀則地委副書記張琢介紹,近年來,日喀則地區憑借政策支持、資金保障、優惠稅收,拉洛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拉日鐵路通車等機遇優勢以及自身擁有的環境資源優勢,生產出無污染、純天然、營養高、強保健的有機農牧產品,打造出雪域后藏“有機之鄉、生態家園”的品牌。截至目前,全地區已成功申領有機轉換認證1個、有機產品認證4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3個。除此之外,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正在地區開展藏雞、藏雞蛋、艾瑪崗土豆以及崗巴羊B級等有機產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