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撤地設市掛牌儀式 攝影:張麗娜
中國西藏網訊 12月18日,日喀則正式撤地設市掛牌。全市78萬人實現了城市夢。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特致電祝賀,“祝家鄉日喀則更加美好,各族群眾六時吉祥!”
撤地設市,是日喀則歷史上重大的轉折,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們有著更多的期待,市政府也將采取更多新的舉措。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得知日喀則舉行撤地設市慶祝大會,特致電祝賀。賀文如下:“撤地設市開啟了日喀則發展的新時期。祝愿全市各族各界在日喀則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把握大好機遇,鑄就新的輝煌。祝家鄉日喀則更加美好,各族群眾六時吉祥!”
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腳下的孩子次仁吉嘎今年讀高二,她高興地給家中放牧的阿爸阿媽打電話報告這個好消息。“特別想讓家里人知道。我家4個孩子,哥哥已經參加工作了,我現在高二,現在的目標就是考入吉林大學。撤地設市后,我們的高中要改為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了,我希望以后的校園會更加美麗。”
今年59歲的次仁卓瑪從茶館中得知撤地設市的消息后說:“我現在住在日喀則城北辦事處小區,我們每個小區都有便民服務站點。我覺得日喀則市成立后,對于我們群眾應該會更加方便了,辦事會更簡單。”
日喀則市市長張洪波接受媒體采訪 攝影:張麗娜
西藏黃教六大名寺之一扎什倫布寺的僧人尼瑪說:“在西藏,日喀則自古以來就是除了拉薩之外的第二大重鎮,有超過600年的歷史。在宗教方面、交通地理位置上都很重要,所以成立日喀則市非常有必要。這幾年寺廟的變化改善非常大,我們對未來也充滿希望。”
“薩迦是西藏知名的歷史文化古城,撤地設市后,我們的行政審批更加簡化,我們將在旅游致富方面有更多新的突破。今年我們完善了游客服務中心的建設,變旅游產業從主導產業到支柱產業。”日喀則市副市長、薩迦縣縣委書記張秀武對薩迦縣未來的建設充滿希望。
“長期以來,林芝與日喀則同屬西藏邊境大地區,在發展穩定各項事業上相融相近,在人民往來上相通相親,地級日喀則市的成立與發展,必將帶動林芝及其他兄弟地市的協同發展,促進西藏的整體協調發展。日喀則撤地設市的經驗做法,值得兄弟地區學習借鑒。” 林芝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旺堆說。
“面對新的征程,我們堅持以撤地設市、拉日鐵路通車、吉隆口岸開放為動力,按照‘抓住一個優勢、運用兩種手段、打造三個經濟帶’的區域發展思路,建設有國際影響的歷史文化名城、環境優美的高原生態名城、中國南亞貿易陸路貿易大通道的樞紐城市。”日喀則市市委書記丹增朗杰說。
日喀則是從古到今的后藏重鎮,藏語稱“溪卡孜”,意為“土地肥美的莊園”。 14世紀初期,帕竹王朝建立后,大司徒強曲堅增設了十三個大宗溪,最后一個宗就叫做桑珠孜,日喀則的全名稱溪卡桑珠孜,簡稱溪卡孜,日喀則地名由此而來。1970年日喀則專區改為日喀則地區,地區駐日喀則縣。日喀則市,土地面積18.2萬平方公里,人口78萬。日喀則地區成立以來,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1700元,是2006年的1.5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10元,是1978年的170.5倍。
日喀則撤地設市第一天市民群眾多吉旺堆(左)和倉決(右)的微笑 攝影: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