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看病需要進行多項檢查,每一項檢查都要耗費大量時間排隊繳費……不少就醫者曾有過的這種苦惱,如今有望得到緩解。今年,城關區通過“下鄉巡診、開展免費義診”活動的形式,開展“先治療后結算”綠色通道惠民政策宣傳活動,基本上做到了“人人皆知、家喻戶曉”。自“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模式開啟后,百姓的困擾得到了有效緩解,并為百姓創造更為便捷的就醫環境。
截至目前,城關區農牧民享受“先診療后結算”惠民政策人數達177人,金額145.6萬元。人均承擔的比例比2013年同期下降36.84%。
檢查便利
近日,娘熱鄉居民拉姆次仁很早就來到拉薩市人民醫院檢查膽囊,由于家里經濟較為困難,所以身體不舒服時,她都是在北郊的一個小診所輸液來解決自己膽囊疼痛的病狀,從沒有在正規醫院進行過全面檢查。
雖然“先治療后結算”這個政策鄉政府早就做過許多次宣傳,但拉姆次仁并沒放在心上,不過她在看到今年出院的鄰居使勁夸“先治療后結算”的種種好處后,才動了檢查身體的心。
去醫院后,拉姆次仁被檢查出膽萎縮需要住院,并立即辦理了住院手術。“住院這么多天,除了第一天做B超和驗血花去110元外,還沒有交過一分錢。我這個病如果早點來治的話,醫生說其實可以不切除,就是拖得久了,膽萎縮嚴重,必須切除,不然可能導致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結石進入膽總管后還會引起急性梗阻性黃疸、胰腺炎等疾病。”
談到“先診療后結算”的服務模式,拉姆次仁笑著說,以前不了解醫院的繳費制度,反復交錢容易產生抗拒心理。雖然自己生病住院不是好事,但許多親戚卻說她真是運氣好,現在省去在各科室、付費窗口之間不必要的往返,縮減付費等候時間,看病、治病太方便了。
治病舒心
“以前病不起一直是我心里的想法,家里老婆有嚴重的類風濕、心臟病,她病一次,家里的經濟狀況就會受到影響,還記得2003年,她做心臟搭橋手術時的醫藥費都是我到處借來的,還了整整1年才還完那筆錢。”奪底鄉居民拉巴緊鎖著眉頭回憶道。
不過身體一向健康的拉巴,今年還是沒有躲過病魔。當他把領取的“先診療后結算”綠色通道卡交到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療處后,沒有交納住院押金,直接做了身體檢查,并辦理了住院手續。
“沒想到住院這么方便、省心,由于我在住院期間治療費用沒超過1萬元,不用自己掏錢,家里負擔輕了,我更是松了一口氣,住院住得舒心啊。”拉巴感慨地說。
據城關區衛生局局長唐小君介紹,“先診療后結算”綠色通道開啟后,凡戶籍為城關區的農牧民持農牧區家庭醫療賬戶本、鄉衛生院開具的“先診療后結算”轉診證明,到簽過協議的醫院辦理就診手續,醫院根據農牧民所持的農牧區家庭醫療賬戶本、鄉衛生院開具的“先診療后結算”轉診證明、患者身份證,認真核查后,辦理相關入院手續。
唐小君還同時強調,因交通事故受傷治病者,打架斗毆受傷致病者,自殺、自殘、吸毒者等情況,不享受綠色通道。
進展順利
自今年1月以來,拉薩市人民醫院、拉薩市婦幼保健院、各縣人民醫院積極開展“先診療后結算”服務試點工作。
只要是城關區戶籍居民參加年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個人籌集的農牧民在鄉衛生院開具轉院證明后,在西藏軍區總醫院、西藏第一人民醫院、拉薩市婦幼保健院、西藏成辦醫院共13家醫院住院能報銷。
唐小君介紹,患者出院結算時,醫院進行手工結算,按照住院總費用的80%直接給予報銷(不包含衛生材料費及輸血費),患者自行向協議醫院現金繳納住院總費用的20%作為自己承擔部分(包括衛生材料費及輸血費)。住院總費用的80%由醫院方憑加蓋公章的患者結算發票、費用清單及結算匯總表及出院證明,及時與城關區衛生局進行結算。孕產婦住院分娩及一歲以內嬰幼兒住院的總費用依然按原來的規定100%給予報銷。(記者鹿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