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史衛靜)近日,自治區電影公司已經全部完成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布置的80部國產電影譯制工作,同時鞏固了“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既定目標,而農村藏族觀眾也反饋很喜歡看譯制成藏語的國產電影,對自治區電影公司譯制人員的工作表示極大的認可。
據自治區電影公司辦公室主任頓珠羅布介紹,每年他們都要把80部國產電影譯制成藏語版本,片源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提供,其中包括60部故事片和20部科教片。近日,自治區電影公司已完成今年的少數民族語公益電影譯制任務。據悉,所有譯制的藏語電影都是為純公益性質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準備的。
頓珠羅布詳細介紹了一部藏語譯制片的誕生過程,“我們拿到總局提供的影片臺本、國際樂效等素材后,就開始進行翻譯和配音工作,混錄完成后打包傳回總局,由他們進行后期合成,影片制作完成后會上傳至農村數字電影交易平臺,最后我們再提交訂單進行訂購。”
他表示難度最大的還是翻譯階段,通常完成一部影片的藏語翻譯,根據臺本的長度和難度,需要10到20天的時間,而完成配音只需4、5天時間。在自治區電影公司譯制科37名員工中,有3名是專職翻譯,他們在藏漢雙語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否則是沒有辦法把影片既準確又通俗地翻譯出來的。”頓珠羅布解釋說,由于翻譯影片還要考慮基本符合片中演員口型,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往往為了一句話、一個詞都要斟酌半天。
據悉,每年譯制的80部影片均為國產電影,今年的影片中包括《泰囧》、《十二生肖》等多部受到觀眾熱捧的國產大片。“由于國家對于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越來越重視,不斷加大投入,現在農村院線與城市院線播放的最新影片也就相隔一兩個月,在以前至少要相差半年時間。”頓珠羅布解釋道。
此外,自治區電影公司還在全區范圍內鞏固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確保“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既定目標,同時定期送電影進學校、進部隊、進寺廟、進社區、進工地,基本滿足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看到、看懂、看好電影”的需求。從全區478個鄉鎮放映隊反饋的譯制影片放映情況可知,農村藏族同胞最喜歡看的就是藏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