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看鶴舞高原 云南有8大黑頸鶴觀賞地
每到冬季,攝影愛好者老羅就約上朋友,帶上裝備出發,悄然偽裝于草叢水邊,架起長槍短炮,靜靜等待,等待黑頸鶴翩然而至。
全世界15種現存的鶴類中,黑頸鶴是最晚被科學描記的種類,也是唯一一種終生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
目前全世界的黑頸鶴僅為8000只左右,其中95%以上分布于中國,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特加保護。
由于數量稀少,黑頸鶴也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
夏秋兩季,黑頸鶴生活在氣候較低海拔較高的青藏高原;冬春兩季,它們大舉南下,來到氣候相對溫和的云貴高原。
我省滇西北的迪慶、麗江,滇東北的昭通、曲靖,是黑頸鶴主要的越冬地。于是,冬天來看鶴舞高原,成了云南的獨特一景。
“水邊嬉戲太愜意啦”
“雪天漫步,前進,前進!”
“好朋友,在一起。” 通訊員 王昭榮 攝
“看,我們家族人丁興旺哦!”(圖說均為設計臺詞) 通訊員王昭榮 攝
“來時不過九月九,去時不過三月三”。按照慣例,每年重陽之際,前來我省越冬的黑頸鶴先頭部隊就開始陸續抵達。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黑頸鶴,也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的最愛,想拍攝或者想近距離觀看黑頸鶴的,目前正是好時候。說起黑頸鶴,大多數人只知道昭通大山包,但除了大山包之外,包括曲靖會澤、香格里拉以及巧家、永善等地都有大批黑頸鶴的分布。那么,黑頸鶴在我省分布如何?怎樣才能找到黑頸鶴?哪里的黑頸鶴又最多?哪里的黑頸鶴能夠最近距離觀測呢?今天,請跟著晚報記者一起到云南的8大黑頸鶴觀賞地去看看這些可愛的小家伙。
昭通大山包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推薦理由:去年數量1364只。占全球黑頸鶴數量的1/5,是黑頸鶴最大棲息地。
觀鶴指南:大山包保護區距離昆明410公里。黑頸鶴主要分布在大海子、勒力寨、小海壩、長會口等4個夜宿地。在這段時期內的每天早上8點,游客自駕車或在昭陽城環西路乘坐中巴車,票價單程30元,約3小時后到達大山包集鎮午餐,中午12點半從集鎮前往黑頸鶴最集中的大海子濕地(600只左右)。
最佳觀鶴時間: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除了可欣賞雪景,還可看到黑頸鶴配對求偶的翩翩舞姿。每天下午1點,護鶴員陳光會將在大海子湖畔為黑頸鶴進行人工投食,游客及攝影者可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指示下,走進大海子黑頸鶴行為研究監測隧道或大海子水禽監測屋里,欣賞黑頸鶴的麗姿美影。下午2點,可從大海子返回大山包集鎮,轉到跳墩河對面的小海壩欣賞棲息于此的黑頸鶴。
特別提示:如要進行旅游咨詢或求助,可登錄“黑頸鶴保護網”(http://www.hjhbh.org),或撥打大山包保護區管理局咨詢電話(0870—2167906)。
曲靖會澤
大橋鄉長海子、念湖
推薦理由:去年數量800余只。會澤黑頸鶴自然保護區由大橋和長海子兩個片區組成,吸引了各種水禽上萬只,屬我省越冬水禽最多地區之一。
觀鶴指南:距離昆明250余公里,走昭待高速到會澤縣城2個半小時,縣城到大橋1個小時左右。冬季彎多路滑,部分高海拔路段橋面易結冰,駕車朋友要謹慎慢速行車。長海子在多發村委會觀鳥最佳,念湖在楊梅山和李家灣地帶。
最佳觀鶴時間:春節前后,黑頸鶴棲息越冬中期,已經對當地氣候、環境等熟悉穩定。掌握3個時間段觀賞、拍照:日出前,可以觀察和拍攝到黑頸鶴準備起飛、覓食景象;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左右,看小家伙們到水邊喝水,領略嬉水、玩耍追逐場景;晚上日落天黑前,精靈們從四面八方集結在一起,準備歸巢。
特別提示:11月初在念湖陸續飛抵了8只,一些早早安營扎寨的鳥類攝影愛好者有幸拍到了黑頸鶴。隨后將有大批黑頸鶴相繼抵達長海子、念湖一帶棲息越冬,除去黑頸鶴,還有各類越冬水禽上萬只,今年規模有望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