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看鶴舞高原 云南有8大黑頸鶴觀賞地
視點
黑頸鶴面臨6大生存挑戰
生活在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黑頸鶴等其他的一些鳥類,最喜歡吃的食物除了泥鰍等以外,還有湖里的小魚小蝦。但一些人為或自然的因素卻導致了黑頸鶴等候鳥食物短缺的境況,讓它們的生存環境面臨極大挑戰。
人為捕魚
導致小魚大量干死
在2012年,香格里拉縣在納帕海實施了禁漁令,目的就是為黑頸鶴等候鳥保護食物來源。但據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香格里拉一些常駐居民,還是喜歡到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里放網捕魚。這些投放在湖心區里的漁網,一般情況下,保護區的人即便在岸邊視察,也不容易發現,待納帕海里邊的水位下降以后,這些漁網幾乎全部裸露出來,此時此刻,漁網里就會有幾十斤的死魚。每年,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都會沒收50多張的漁網,里邊干死的小魚甚至有一兩噸。而這些下網捕撈以及下網后浪費的魚,是黑頸鶴等候鳥食物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雖然這些年,城里許多游客或當地的香客也經常到農貿市場里購買一些小魚小蝦放生到奶子河、納赤河、龍潭河里,但這些放生的小魚只有等幾條河的汛期到來之際才會游到下游的湖水里。這些也給候鳥們覓食,帶來一定的困難,而這也成為保護區的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嚴肅話題。
水位下降
導致泥鰍大量減少
其實,高原沼澤地里盛產的泥鰍,是黑頸鶴等其他鳥類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據記者觀察發現,一些水位不到5厘米的沼澤地里,隨便翻開一塊泥土,里邊就會包裹著幾條泥鰍。由于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這一大片沼澤地屬于東南方向地勢較高,而西北方向水位較低,如果將納帕海的9個落水洞全部疏通,水位下降,那么東南方向地勢較高的沼澤地就沒有積水,凍土層增加,泥鰍就會大量減少。但將9大落水洞全部堵塞以后,夏秋季節水位上漲,就會危及到當地人的房屋住宅安全。
今年年底,為了防止納帕海水位的持續下降,保證保護區里的鳥類的食物來源,目前保護區采取了堵塞3個落水洞,讓水位慢慢有所上升。
野狗泛濫
導致候鳥遭到襲擊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距離州府香格里拉縣城不到3公里,周邊的村民普遍喜歡養狗,加之城里的流浪狗,因此,在保護區內游走的野狗非常多。雖然當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了一系列擊斃野狗的行動,然而香格里拉納帕海畢竟面積太大,許多野狗與流浪狗在幾次打擊活動當中幸存下來而且繁殖數量大的驚人。
一些浮游在岸邊行動緩慢、受傷或年老的候鳥,就變成了這些野狗的襲擊目標。一個在納帕海邊常年放牧的老人汪堆說:“估計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野狗與流浪狗的數量不低于200多條,它們不僅吃這些死亡的牛羊,還有那些受傷的鳥類,或許它們還是傳播疾病的載體動物。”老人說,他還親眼見過受傷的黑頸鶴遭野狗撕咬。
旅游棧道
導致草坪沼澤泥土變硬
目前在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里進行牽馬,騎馬組織旅游的地點不下于5個,這些組織牽馬,騎馬游覽的線路有的長達1000米,有的長達2000米,這些長年累月進行牽馬或騎馬的旅游棧道,由于年復一年的重復游覽馬踏草坪,目前這里的草坪已經沒有了,繼而變成一道道寬達20~30米的游道,深達20厘米的大路。
這些游道原本是草坪或者是沼澤地,里邊有不少的魚蝦與泥鰍,而今人為地踩成了大路,中斷了水流的互動,也終止了魚類或泥鰍的繁殖。
客觀存在
納帕海載畜量嚴重超負荷
納帕海,藏語為“納帕錯”,意為森林背后的湖泊,是冬春為草甸,夏秋為湖泊的季節性高原濕地。七八月雨季時,整個納帕草甸是一片水世界;而冬春季節,只能到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西北角才能看到一個小小的湖泊。然而,冬季湖面縮小而沼澤變大,為黑頸鶴、斑頭雁等珍稀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
面積達到2400公頃的納帕海大草原是香格里拉最大的牧場,也是當地的牦牛公園。除了冬季草原上結冰外,其他季節每天在草原上覓食的牦牛就有5萬至6萬頭之多,此外,還有數不清的羊群與藏豬。而在旅游的旺季,納帕海草原上還有數十家經營騎馬的牧民,每天都要接待數以百計的游客。
所以納帕海草原不僅要供養候鳥,還要供養牦牛、羊群、藏豬、臧雞等。對此,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有些憂心:納帕海目前已不堪重負,隨著載畜量的不斷增加,必將導致產出越來越少,最終會危及到候鳥們的生存安全。
生活垃圾
導致水源受到一定污染
相比于載畜量,生活垃圾對候鳥們的危害更加嚴重。納赤河、龍潭河、奶子河均流經香格里拉縣后匯入納帕海草原,由于一些市民將生活垃圾隨手丟棄,許多生活垃圾就這樣隨著夏秋季節的雨水漂浮到納帕海里,這些生活垃圾包括破爛衣物、塑料制品、啤酒瓶、易拉罐以及城區的生活污水等,待水位退縮以后,這些生活垃圾就全部沉沒在濕地里。
流經香格里拉城區的龍潭河、納赤河以及奶子河是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濕地的重要水源,而今雖然城里的生活垃圾得以控制,但到了夏秋河水暴漲的季節,一些岸邊的生活垃圾隨水流直接排放到保護區的湖水里,待水位退卻,到處是塑料瓶、塑料袋、衣物、爛抹布等生活垃圾。
雖然當地經常組織撿垃圾的活動,卻終究不是辦法。記者觀察發現,許多生活垃圾大多與當地藏民隨意亂扔垃圾的習俗有關。為此,納帕海自然保護區也向社會發出倡議:為了納帕海數十萬鳥類的健康,請不要將生活垃圾丟棄到城區的幾條河里。(史效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