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8項標準榮獲2014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云南省自2009年實施標準化戰略以來,標準化工作在農業、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穩步推進。近日,云南省花卉、磷化工兩個優勢特色領域的8項標準榮獲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頒發的2014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這8項標準包括: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等主導起草的《切花百合脫毒種球》等3項農業行業標準,由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參與起草的《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5項強制性國家標準。
據悉,“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是我國優秀標準的展示平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旨在對技術水平和編寫質量高、實施后經濟社會效益突出的標準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及完成人給予獎勵和表彰,以期達到營造標準化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標準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技術支撐作用,助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效益。
云南省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2009年開始,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進標準化發展戰略。全省各部門、各單位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成果向標準的轉化,加大標準推廣應用和實施力度,涌現出大量技術水平高、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標準項目。特別在農業領域,云南省標準化工作處于西部領先優勢地位,著名的麗江雪桃、洱源梅子均得益于標準化種植和標準化加工,標準化生產保證了產品品質。大量成功實踐證明,標準化生產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
標準化戰略實施后,云南省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490余項,地方農業規范1000余項,農業生產技術規程和技術要求近5000項,覆蓋了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標準化工作在西部地區保持優勢領先地位。在省國資委和省質監局的合力推動下,云南省大中型企業集團基本建立和恢復了標準化工作機構,全省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達到18戶,AAA級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達到60戶。建立了煙草、電力裝備、機床、鐵路機械、高原風電電器設備、高原光伏電器設備等行業的技術標準體系,在煙草、大型鐵路養護、磷化工、有色冶金、生物醫藥等優勢重點行業,共參與了3項國際標準、360項國家標準、278項行業標準制修訂,1項國際標準提案已經獲得通過。省旅游發展委組建了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圍繞旅游行業監管、市場秩序規范和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組織編制并實施了25項旅游地方標準,推進了玉龍雪山風景區、石林風景區、云南民族村等一大批國家級及省級旅游標準化試點工作,培育了100多戶省級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企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標準化生產這一概念已經擴展到包括工業、農業、大服務業等各個方面。本著拓寬試點領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原則,省質監局牽頭建立了省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聯絡員工作制度,完成了氣象、商貿服務、社區等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正在開展家政服務、物業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標準化建設工作。(記者張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