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兄妹在云南辦香格里拉農場 讓全世界認識人間天堂
對話
未來3年
讓農場家喻戶曉
都市時報:你們創辦香格里拉農場之初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馬莎莎:最大的挑戰是和中國政府部門溝通交涉,試圖去注冊我們的公司并將其合法化。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并持續了一年多,而在英國或美國這通常只需要幾周。同時,語言的障礙也成為一個挑戰,因為中文并不是我們的母語。
都市時報:香格里拉農場最初的投入資本大概是多少?
馬莎莎:我們是一家私人公司,所以不公開我們的投資情況。不過,我們是2009年從馬利克家族的種子投資開始。2013年,我們得到了來自卡爾弗特社會基金和LGT公益創投基金會的投資。
都市時報:生產的蜂蜜和咖啡,一開始你們是通過哪些渠道銷售?
馬莎莎:一開始,我們銷售給外國人社區、當地超市和專賣店。我們的產品受到了好評,產品也很暢銷。我們也在淘寶和其他線上做銷售,現在還銷售給中國市場。在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對于有機產品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
都市時報:為什么在云南省內一些超市賣場很少看到香格里拉農場生產的產品?
馬莎莎:我們只在北京的超市分發。目前,我們的產品在北京的40個地方銷售,包括綠葉子、沃牛等等。明年,我們計劃進駐上海。
都市時報:香格里拉農場日后進一步的發展規劃和方向是什么?
馬莎莎:未來3年,我們計劃讓產品在國內更多地方能買到,讓香格里拉農場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第一年,我們計劃提高目前線上線下在北方地區和上海的分布,并通過線上線下活動擴大我們品牌知名度。我們還計劃擴大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即我們的養蜂和滴灌項目,繼續密切地和當地的農民合作。
人物名片
馬莎莎
畢業于紐約大學和英國中央圣馬丁學院,曾任廣告巨頭奧美與盛世長城高級設計師,躋身戴爾與雷克薩斯廣告創意團隊,曾被提名為“2009年度中國商界婦女創意總監獎”,如今任香格里拉農場CEO。
艾麗婭
畢業于劍橋大學經濟學專業,負責農場的商業運作模式和企業社會責任,推進科學養蜂法。
馬三飛
2011年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得中國語言和文化學士學位。如今負責農場銷售運營和市場營銷推廣。(完)(記者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