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杭州等16個城市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杭州也隨即出臺了《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已經成為和學習型城市、生態型城市建設一樣的杭州城市發展的戰略舉措。
近日,杭州市政府正式下發了《杭州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2011-2015年)》,《規劃》對杭州在“十二五”期間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出了總體要求和目標,空間范圍為杭州市域,包含了各區縣(市)。
五年后,每萬人中高校在校人數600人
在《規劃》中杭州市提出,到201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企業技術開發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人均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年均增長15%左右。到2015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銷售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達35%以上,每百萬人口年度專利授權數量達到4000件以上。
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個城市的氛圍和市民的科學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何衡量市民的科學素質,以及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杭州提出了一個數據,在2015年,要力爭實現,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達到2000人,每萬人高校在校生數達到600人左右的目標,互聯網寬帶用戶數達350萬。
新能源汽車年增長超100% 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8%
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杭州計劃通過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品質教育等8大工程來實現,其中包含了大到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小到幼兒園的籌建,從新型戰略產業的謀劃到創新人才的培育,《規劃》都提出了較為具體的目標。
“十二五”期間,杭州將著力培育15~20家創業板上市后備企業,5家創業板上市企業,150家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或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
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4000億元;節能環保產業銷售銷售產值達到1400億元;
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銷售產值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0%,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的重要基地。
教育對于創新起著基礎性的推動作用,到2015年,杭州要完成一個鄉鎮一所達到省規范標準公辦中心幼兒園的建設任務,建立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到2015年,全市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8%以上,全市標準化建設達標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80%以上,等級幼兒園在園幼兒人數占在園幼兒總數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