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體外碎石
要負責任的告訴廣大病友 膽結石不能進行體外碎石。
膽結石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1.膽結石可能會癌變膽結石是膽囊癌發病誘因膽囊長期受慢性炎癥和膽結石內膽酸膽堿的刺激容易使膽囊粘膜發生癌變由于膽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膽結石因此診斷時經常誤診
2.繼發性膽管結石
3.繼發性感染肝
膽管結石常用的手術方法
肝膽管結石病是特指始發于肝內膽管系統的結石,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肝外膽管結石并存。手術是治療肝膽管結石的一種方法。手術方法有:
(1)取盡結石、切除病灶時所用的手術方式包括:①經肝門肝內膽管切開探查取石術;②經肝實質肝內膽管切開取石術;③肝葉或肝段切除術。
(2)切開狹窄、解除梗阻、修復膽管缺損時常用的術式:①狹窄膽管切開整形,帶蒂空腸瓣修復膽管缺損;②狹窄膽管切開整形,膽囊瓣修復肝膽管缺損;③狹窄膽管切開整形,肝圓韌帶臍靜脈內膜修復肝膽管缺損。
(3)使膽道引流通暢的術式(膽腸內引流術):①膽管空腸魯氏Y吻合術;②間置空腸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③間置空腸膽管空腸吻合術
膽結石的九大誘發因素
一個長有結石的膽囊,會失去它貯存、濃縮和排泄膽汁的功能,保留一個有病的膽囊,就相當于保留一個病灶。切除膽囊后可誘發結腸癌和引起消化功能障礙的說法,并未取得醫生的共識和確認。膽囊結石如長期內科保守治療,可發生許多嚴重并發癥。
傳統手術“一切了之”雖可立竿見影,但風險大,治標不治本,復發率高,恢復慢。口服藥物經胃腸吸收,多種酶解,血液循環,藥物無法直達病灶,有效成分損失很大。
隨著腔鏡技術在外科的運用,膽結石治療已告別開刀時代。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也是目前膽石癥治療的“金標準”。
腹腔鏡技術將10多厘米長的刀口縮為只有1厘米左右的皮膚小創口,做手術從此不再大傷元氣,也不會在身上留下難看的疤痕。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刀口疝、肺部感染等并發癥。一般術后當天或觀察1~3天即可出院,1周恢復日常生活和工作,綜合費用明顯降低。
膽結石有以下九大誘發因素:
(1)經常喜歡吃高糖、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
(2)患膽道寄生蟲病者,如蛔蟲、肝吸蟲病等。
(3)女性激素增高者。
(4)肥胖及體力活動減少者。
(5)膽囊及膽道感染者。
(6)身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炎、甲狀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等。
(7)長期服降血脂藥物:如安妥明、煙酸。
(8)情緒:長期精神緊張、抑郁。
(9)遺傳。
肝膽結石患者吃酸味食品病情會加重
一般情況下,肝膽結石患者都有上腹部脹滿、右脅下不適、納差、口苦或口中無味等癥狀,大都想進食一些有滋味的特別是像葡萄、橘子、山楂、蘋果這類有著明顯酸味的水果以消除上述不佳感覺。親朋好友常是買這類水果來探視病人,以期撫慰病人。但事與愿違,肝膽結石患者進食這類水果后往往病情反而加重,腹部更加脹滿,右脅下由不適轉為疼痛,厭食甚至嘔吐。膽總管結石的患者則會出現阻塞性黃疸以及由于膽管發炎而引起的發熱現象。
究其原因,酸味水果正是由于其味酸,有著較強的收斂作用,它可使奧狄氏括約肌收縮,從而加重肝膽結石患者的膽汁郁積狀態,因此使患者病情加重。中醫認為,"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它說明人體的津液、精血是由飲食五味所滋養而產生的,但人體的五臟也會由于飲食五味的偏嗜而被傷害,所以當食用過多的酸味食品時,就會造成肝陽偏亢,而使肝脾不和,從而損傷脾的運化功能。這里的脾氣,實際上是指膽汁的消化功能。因此,肝膽結石患者要絕對禁食酸味水果,而當人們去探視他們時,也不要帶這類水果,以防病人病情加重。
膽結石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變等
(2)胃腸道疾病:如胃腸道功能紊亂消化性潰瘍位置高的闌尾炎及右側結腸疾病等
(3)膽道疾病:如膽道功能失調膽囊腫瘤膽囊息肉樣病變及膽道寄生蟲等
(4)其他:如右側腎盂腎炎帶狀皰疹及神經根炎等
膽結石術后飲食
一般來講,術后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飲料、酒精等促進胃液分泌的食品,胃液會刺激膽囊收縮,增加結石的發生。
2、早中晚三餐要固定時間食用。膽汁排泄不規則時,膽囊中的膽汁很容易凝固成結石。
3、食物纖維具有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的功能。要攝取含豐富纖維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
4、限制脂肪飲食。膽固醇升高很容易產生膽結石,要限制含豐富動物性脂肪的蛋、奶油、牛油、肝、魚卵類等食物。
膽結石病人術后第一天需禁食,因為腸胃尚處于麻醉狀態,病人只能喝米湯,第二天可以進食。膽管結石手術后的病人則需要禁食三天,無論1天還是3天,對手術后的病人來說,都是需要忍受饑餓的,必須要給消化功能一點時間,讓它恢復恢復。部分病人還會有術后腹瀉、惡心、嘔吐的癥狀,身體會處于非常虛弱的狀態。過了1天至3天,是不是就可以大飽口福了呢?可不行,因為您的胃腸經歷這樣術前術后的折磨,一時還承受不了那么重的負擔。
膽結石或膽結石術后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盡量少吃油膩食物。至于應該清淡到什么程度,確實沒有明確的標準,我認為堅持普通飲食即可,盡量多吃蔬菜,少吃肥肉和動物油,規律飲食,戒煙酒,少吃零食,加強運動鍛煉。如果不堅持清淡飲食,仍然吃大量油膩飲食,吸煙喝酒,容易導致結石復發。膽結石手術后,平時不需要服用藥物預防。應定期檢查,可6個月至1年上腹部B超復查一次,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膽結石的中藥治療
臨床上膽石癥常見有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囊結石。由于結石生成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殊。但膽總管結石的典型特征是絞痛、寒戰高熱、黃疸、早期休克;肝內膽管結石則以反復發作的右上腹部肝區悶脹疼痛為主,可伴有畏寒、發熱等。但癥狀多不典型,往往誤診;膽囊結石病以飽餐后出現突然發作之劇烈絞痛,難以忍受為特征,臨床上結合血液、X射線或膽道造影、B超等輔助檢查,綜合分析,是不難作出膽石癥的診斷。膽石癥過去都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效果不甚滿意,近年來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了可喜療效。
在歷代中醫文獻中并無膽結石之名。但其征候表現:脅痛、痞滿、疸證等早有詳述。特別是《傷寒論》中描述的“結胸發黃”與膽石癥的表現相似。中醫認為,脅為膽之分野。兩脅部乃肝經所主。故病雖生與膽,實與肝攸關,《景岳全書》曰:“肋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肋放也。”因膽依附于肝,受肝之余氣而為膽汁。肝主疏泄,能運氣血,調情志,故肝郁則膽汁疏泄受阻,凝而為石;或因肝失疏泄,脾之運化亦受影響,水停化濕生熱,濕熱之邪薰蒸肝膽,至使膽亦受累,久則膽汁受煎熬,凝結成石。結石阻塞腸道,出現右脅腹痞滿、脹痛,或包塊按痛身目尿黃,易煩躁,口干苦;或嘔吐厭食等一系列肝膽系癥狀。《靈樞:脹論》云:“膽脹者,脅下脹痛,口中苦,善太息。”成無己《明理論》亦云:”脅滿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其脈大堅以澀..............“《丹溪心法》曰:脅痛,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有痰流注,肝急。木氣實,用蒼術、川芎、青皮、當歸之類;痛甚者,肝火盛,以當歸龍薈丸,姜汁下,是瀉火之要藥;死血,用桃仁 紅花、川芎;痰流注,以二陳湯加南星、蒼術、川芎;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撫芎、蒼術。血病,入血藥中行血。治咳嗽脅痛,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姜汁。脅痛有瘀血,行氣藥中加桃仁不去尖,并香附之類。有火盛者,當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有氣郁而胸脅痛者,看其脈沉澀,當作郁治。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丸,龍薈快。脅下有食積一條扛起,用吳茱萸、炒黃連。控涎丹,一身氣痛,及脅痛,痰挾死血,桃仁泥,丸服。右脅痛,用推氣散,出嚴氏方;左脅痛,用前藥為君加柴胡或小柴胡,亦可。所以本人認為:治宜清泄肝經濕熱,舒暢氣機,利膽排石,特創以利化經驗湯治之:金錢草,茵陳,白花蛇舌草,大黃,枳實,郁金,桃仁,......丹參。痛甚者加香附、生蒲黃、白芍;發熱者加大青葉、連翅、蒲公英;脹滿明顯者加木香、川楝子、雞內金。方中以金錢草甘淡滲利、微寒清熱,為利膽排石的要藥;茵陳善清肝膽之熱,兼理肝膽之郁,《醫學衷中參西錄》曰:“熱消郁開,膽汁入小腸之路毫無阻隔也。”兩者共為本方主藥。大黃瀉熱退黃,其含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以抑制細菌體糖及糖代謝的氧化、脫氫,脫氨又能使膽囊收縮,奧狄氏括約肌松弛,促使膽汁排出增加,故有較強的消炎、排石作用;枳實、郁金理氣解郁;桃仁、丹參行瘀消積;消石化濕利小便;木香芳香宣通,能升能降,通行三焦滯氣,其含揮發油及生物堿能緩解膽道之痙攣而止痛;川楝子行氣止痛,醋炙入藥,能引藥入肝藥。諸藥組合,共奏利膽、祛濕熱、化石之效。本方標本同治,故投之無不效者。
膽結石患者的飲食注意
膽結石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的同時,在飲食方面也要科學地巧安排,應做到“七要”和“五忌”。
“七要”:
一要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凈,然后用開水或涼開水沖一沖,以防吃入蛔蟲及殘留農藥。養成不喝生水喝開水的良好習慣。
二要多吃些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卜、西紅柿、菠菜、白菜等,平時應多吃些香蕉、蘋果等水果。
三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燉、燴、蒸為主。
四要常吃些瘦肉、雞、魚、核桃、黑木耳、海帶、紫菜等。
五要多吃些能促進膽分泌和松弛膽道括約肌、有汁膽作用的食物,如山查、烏梅、玉米須 (泡茶慢慢喝)。
六要吃早餐,不可讓空腹的時間太長。
七要適當運動減肥
“五忌”:
一忌吃含膽固醇較高的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以及蛋黃、松花蛋魚子及巧克力等。
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豬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點也不宜多吃,因為過多的脂會引起膽囊收縮,導致疼痛。
三忌借節日或親友聚會時大吃大喝。因為暴飲暴食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而膽囊強烈的收縮又會引起膽囊發炎、局部絞痛等。
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五忌煙、酒、咖啡等,這些帶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過多,膽囊劇烈收縮而導致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汁排出困難而誘發膽絞痛。
個案報道
罕見膽結石 兩顆重達半斤
2005年11月02日,溫州網訊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外科主任從65歲周阿婆的膽囊里取出兩顆分別長約為7厘米、6.3厘米,直徑約為6.3厘米、4厘 米,總重達 250克的罕見膽結石。 這兩顆巨型結石的“主人”周阿婆的兒子驚詫。30年前,周阿婆曾做過膽結石手術,醫生告訴說已切除了膽囊。可這些年來她一直覺得上腹部隱痛,10天前竟痛得下不了床。起初大家以為她是吃壞了肚子,但吃藥也不見好轉,于是送她去做 CT,醫生說她的膽囊里長了好幾顆大結石,才進行手術的。
膽結石常見的3種癥狀分型
1、無癥狀
這種結石也較安靜結石,大部分膽結石患者都無任何癥狀。所謂的無癥狀是指平時沒有絞痛等其他明顯的癥狀,甚至終生都不會被發覺。這也正是很多膽結石患者忽視膽結石治療的原因。這種情況就需要大家定期的做一些常規的檢查,一旦發現及時治療,一旦耽誤了治療,所帶來的后果就是不堪設想的。
2、非特異性癥狀
膽結石患者有時會有輕微上腹悶脹、隱痛、不適、噯氣等癥狀,特別是在進食油膩的食物后癥狀更明顯,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當做一般的成為疾病或肝臟疾病來治療。因此患者在作此類檢查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免發生誤診。
3、常見癥狀
膽結石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疼痛最常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右邊最下面一根肋骨周圍痛,并會放射到肩和背部,常伴有惡心,嘔吐,如果結石進入膽總管后還會出現黃疸、膽管炎和胰腺炎等并發癥。 膽結石的有并發癥還會出現上低燒、寒戰、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黃疸等癥癥狀,這些膽結石的初期癥狀可以作為患者自己初步診斷的參考,一旦發現由以上癥狀的患者就要及時檢查確診以便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