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民動員”。
這一主題將繼續(xù)通過世界艾滋病日運動的口號“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加以推廣。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權”(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
2010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諾”。
紅絲帶的由來及含義 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視艾滋病為一種可怕的疾病。美國的藝術家們就用紅絲帶來默默悼念身邊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會上,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齊聲呼吁人們的理解。此時,一條長長的紅絲帶被拋在會場的上空。支持者將紅絲帶剪成小段,并用別針將折疊好的紅絲帶標志別在胸前。含義:紅絲帶像一條紐帶,將世界人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抗擊艾滋病,她象征著我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心與支持;象征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平等的渴望;象征著我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4]
艾滋病毒男女區(qū)別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治中心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當男性和女性性交次數(shù)和性伙伴范圍近似的情況下,一般只有一種病毒感染男性,而會有數(shù)種病毒感染女性。但女性艾滋病患者攜有的艾滋病病毒種類雖然多,但血液中病毒的總數(shù)量卻比男性少近60%。而且不論男女,艾滋病死亡率總是差不多。這種奇怪的情況起初令研究人員大惑不解,后來發(fā)現(xiàn)答案是男女生理構造不同!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約5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進行的研究表明,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中存在一種稱為“HLACLASSI”的遺傳基因,它們可以確定哪些細胞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并用信號分子給這些細胞作上標記,免疫系統(tǒng)中的T細胞會殺死被標記的細胞,從而阻止病毒的蔓延。作為反擊,艾滋病毒把T細胞作為主要打擊對象。而女性先天帶有比較多的T細胞,這使女性對艾滋病病毒特別敏感。結果,女性體內的一種艾滋病病毒不久就變異為數(shù)種,這種情況在感染后的第一年特別明顯。因此女患者攜有的病毒總數(shù)量不多,可是危害絲毫不減。這項研究成果把藥品公司驚出一身冷汗。因為這若是事實,女性體內新變異出的艾滋病病毒會讓名噪一時的"雞尾酒"療法和其它特效藥黯然失色。
恐艾癥
恐艾癥也叫艾滋病恐懼癥,患者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潔癖等強迫癥表現(xiàn),表現(xiàn)出精神抑郁、情緒變化多端、嚴重失眠、對周圍事物淡漠、體重下降和周身不適等反應,不少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者反復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對陰性結果又持懷疑態(tài)度,總是認為檢測不準確或者現(xiàn)有試劑檢測不出來自己的病毒等等。[5]
艾滋病恐懼癥患者可以是有過高危行為的人;也可以是沒有過高危行為的人,恐懼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觀想象和聯(lián)想。艾滋病恐懼癥一般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
二、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
三、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
四、疑病型艾滋病恐懼癥
我國現(xiàn)狀
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萬余例,其中死亡6.8萬余例。局部地區(qū)和特定人群疫情嚴重,云南、廣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廣東6省區(qū)累計報告感染者和病人數(shù)占全國77.1%。我國艾滋病患者在范圍上逐步擴大,其中男同性戀人群是易感人群,得病率高,大學生人群也在逐漸增多。
傳播途徑
一般的接觸并不能傳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視,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過的菜,喝過的湯是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離開人體,如果暴露在空氣中,沒有幾分鐘就會死亡。艾滋病雖然很可怕,但該病毒的傳播力并不是很強,它不會通過我們日常的活動來傳播,也就是說,我們不會經親吻、握手、擁抱、共餐、共用辦公用品、共用廁所、游泳池、共用電話、打噴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沒有關系。
一。 性傳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傳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或潰瘍時,會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過肛門性交,陰道性交,就會傳播病毒。口交傳播的機率比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內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過血液或者精液傳染。一般來說,接受肛交的人被感染的可能非常大。因為肛門的內部結構比較薄弱,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精液里面的病毒就可能通過這些小傷口,進入未感染者體內繁殖。這就是為什么男同性戀比女同性戀者更加容易得艾滋病病毒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發(fā)現(xiàn)艾滋病病毒的早期,被有些人誤認為是同性戀特有的疾病。由于現(xiàn)在艾滋病病毒傳播到全世界,艾滋病已經不再是同性戀的專有疾病了。
二. 血液傳播
輸血傳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輸入此血者將會被感染。血液制品傳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如果該制品含有艾滋病病毒,該病人就可能被感染。但是如果說:“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這是不正確的。就如同說:開車就會出車禍一樣的道理。 因為,在艾滋病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前,1990年代以前,獻血人的血驗血的時候還沒有包括對艾滋病的檢驗,所以有些病人因為接受輸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是隨著全世界對艾滋病的認識逐漸加深,基本上所有的血液用品都必須經過艾滋病病毒的檢驗,所以在發(fā)達國家的血液制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三。 共用針具的傳播
使用不潔針具可以使艾滋病毒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例如:靜脈吸毒者共用針具;醫(yī)院里重復使用針具,吊針等。不光是艾滋病病毒,其他疾病(例如:肝炎)也可能通過針具而傳播。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在有些西方國家,政府還有專門給吸毒者發(fā)放免費針具的部門,就是為了防止艾滋病的傳播。
四. 母嬰傳播
如果母親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yǎng)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有關抗艾滋病的藥品,嬰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會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親絕對不可以用自己母乳喂養(yǎng)孩子。
五。 為什么蚊蟲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
蚊蟲的叮咬可能傳播其他疾病(例如:黃熱病、瘧疾等),但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蚊子傳播瘧疾是因為瘧原蟲進入蚊子體內并大量繁殖,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時,便會把瘧原蟲注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中,令被叮者感染。蚊蟲叮咬一個人的時候,它們并不會將自己或者前面那個被吸過血的人血液注入。
它們只會將自己的唾液注入,這樣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發(fā)生自然凝固。它們的唾液中并沒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喙器上僅沾有極少量的血,病毒的數(shù)量極少,不足以令下一個被叮者受到感染。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蟲體內只會生存很短的時間,不會在昆蟲體內不斷繁殖。昆蟲本身也不會得艾滋病。
并發(fā)疾病
艾滋病患者多出現(xiàn)明顯的消瘦和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或全血細胞減少
長期腹瀉引起水電解質紊亂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引起智力下降反應遲鈍抑郁憂慮類妄想狂精神病或癡呆
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傷引起心動過速心臟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
腎功能的損傷可引起間質性腎炎和腎小管壞死出現(xiàn)蛋白尿少尿高度水腫氮質血癥及腎功能衰竭
肌肉骨骼系統(tǒng)的損傷可引起游走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疼痛和關節(jié)腔積液酷似風濕性關節(jié)炎抗風濕治療效果不佳亦可表現(xiàn)有多發(fā)性肌炎肌肉明顯壓痛及活動障礙肌肉活檢呈壞死性肌炎
內分泌系統(tǒng)的損傷可出現(xiàn)腎上腺功能不全和低腎素血癥低血壓持續(xù)性低血鈉和高血鉀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和腎上腺危象等艾滋病的最新研究進展
臨床診斷
1.病毒抗體陽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項者,可為實驗確診艾滋病病人。
(1)近期內(3-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xù)發(fā)熱達38℃一個月以上
(2)近期內(3-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持續(xù)腹瀉(每日達3-5次)一個月以上。
(3)卡氏肺囊蟲肺炎(PCR)
(4)卡波濟肉瘤KS。
(5)明顯的霉菌或其他條件致病感染。
2.若抗體陽性者體重減輕、發(fā)熱、腹瀉癥狀接近上述第1項時,可為實驗確診艾滋病病人。
(1)CD4/CD8(輔助/抑制)淋巴細胞計數(shù)比值<1,CD4細胞計數(shù)下降
(2)全身淋巴結腫大
(3)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占位性病變的癥狀和體征,出現(xiàn)癡呆,辯別能力喪失,或運動神經功能障礙。
艾滋病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一、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
二、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皮質激素,化療,放療后引起或惡性腫瘤等繼發(fā)免疫疾病。
三、特發(fā)性CD4+T淋巴細胞減少癥,酷似AIDS,但無HIV感染。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結締組織病,血液病等,AIDS有發(fā)熱、消瘦則需與上述疾病鑒別。
五、淋巴結腫大疾病:如KS,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六、假性艾滋病綜合征:AIDS恐怖癥,英國同性戀中見到一些與艾滋病早期癥狀類似的神經癥狀群。
七、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腦損害可以是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予鑒別。
檢測檢測
艾滋病檢測,是指采用實驗室方法對人體血液、其他體液、組織器官、血液衍生物等進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體及相關免疫指標檢測。
艾滋病的檢測方法有:抗體檢測[6] 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病毒分離
艾滋病監(jiān)測,是指連續(xù)、系統(tǒng)地收集各類人群中艾滋病(或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相關因素的分布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為有關部門制定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和依據(jù),并對預防控制措施進行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