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
基本方法
1.正確處理傷口。對于一般小的傷口,可先用清水或肥皂水把傷口外面的泥、灰沖洗干凈。有條件的,可在傷口涂上碘酒或云南白藥等消毒藥物,然后在傷口上蓋一塊干凈的布,輕輕包扎好即可。對于一些大的傷口,可先用干凈的紗布纏住傷口,然后迅速去醫院治療。
2.注意產婦衛生。
3.注射預防針。
4.內服中藥。
早期發現法
破傷風患者常有外傷史,特別是有被鐵銹或糞土等污染的傷口存在。它一般在傷口1~2周開始發病。此病雖很兇險,但只要發現得早并及時治療,同樣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說,對于破傷風患者,搶救的關鍵是及早發現。
破傷風的早期癥狀是肌肉痙攣,即人們常說的“抽筋”。多數患者最早的癥狀是面部肌肉痙攣,其表現主要是嘴張不開,咀嚼食物時,雙耳前方的肌肉痙攣疼痛。不少患者誤以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診。口腔科醫生檢查時往往只發現咀嚼肌、顳肌痙攣,但口腔內卻無引起張口困難的牙病。越是要患者張大口,患者越是張不開,甚至反而越閉越緊。此時若稍有疏忽,即可不了了之而被延誤,但如有這方面的診斷知識,想到是破傷風并獲及時治療,多數是可以痊愈的。但不少口腔科醫生不一定都有這方面的知識,因而延誤者眾。待一旦出現全身肌肉痙攣抽動,再轉過頭來想到破傷風,預后就非常惡劣了。
早期診斷破傷風的壓舌試驗法。其檢查方法是:對某一近期有過割破刺傷皮膚的破傷風可疑患者,將一塊壓舌板或其它消毒干凈了的光滑小木板,甚至筷子、湯勺等,輕輕放人其口腔內的舌中部,用力下壓。如果患者立即出現牙關緊閉,并將壓舌板咬住,不易拔出,則為陽性,可判斷為破傷風早期表現。這些人在4~30小時內,將全部出現典型破傷風癥狀。
其他信息
補充1:
破傷風是破傷風桿菌侵入傷口內繁殖、分泌毒素引起的急性特異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持續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破傷風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厭氧芽胞桿菌,廣泛存在于泥土、糞便之中,對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創傷時其可污染深部組織,若傷口較深,又有壞死組織,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
所有造成傷口感染的細菌都是侵入組織引起局部變化和全身中毒。但破傷風桿菌與其他病原菌不同,無論菌體或其產生的外毒素,在傷口均不產生明顯的病理改變,其是通過分泌出和擴散到全身的毒素而導致發病。其產生的外毒素有痙攣毒素,毒力強,對神經有特別的親和力,經吸收后,分布于脊髓、腦干等處,與中間聯絡細胞的突觸相結合,而抑制突觸釋放抑制性傳導介質。運動神經元失去中樞的抑制,興奮性增強,從而出現肌肉緊張性痙攣。
補充2:
破傷風桿菌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在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外毒素,外毒素有痙攣毒素和溶血毒素兩種,前者對神經有特別親和力,所引起全身橫紋肌群的緊張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后者則能引起組織局部壞死和心肌損害。破傷風的潛伏期平均為6 ̄10日,亦有短于24小時或長達20 ̄30日,甚至數月,也有數年之久,新生兒破傷風一般在斷臍后7日左右發病。一般地說,潛伏期或前驅癥狀持續時間越短,癥狀越嚴重,死亡率越高。病人先有前驅癥狀,如乏力、頭暈、頭痛、嚼肌緊張致脹、煩躁不安,隨后出現典型的肌肉強烈收縮,以后順次為面肌、頸項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間肌。嚴重時往往危及生命。本病關鍵在于預防及正確的處理傷口,往往可避免破傷風。
補充3
破傷風桿菌的感染條件、致病機制和防治原則。
(1)感染條件:破傷風梭菌是一種非侵襲性細菌,芽孢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當機體存在窄而深的傷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的同時感染,或壞死組織多、泥土或異物污染傷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厭氧環境,有利于破傷風梭菌的繁殖。
(2)致病機制:破傷風梭菌感染易感傷口后,芽孢發芽成繁殖體,在局部繁殖并釋放破傷風痙攣毒素及破傷風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封閉了抑制性神經介質,導致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出現角弓反張(破傷風特有的癥狀)。
(3)防治原則:由于破傷風痙攣毒素能迅速與神經組織發生不可逆性結合,故一旦發病治療困難,所以預防尤為重要。如遇到可疑傷口應做到清創、擴創,同時使用大劑量青霉素抑制細菌繁殖。用破傷風抗毒素對患者進行緊急預防,對已發病的人要進行特異性治療。易感人群如兒童、軍人和易受外傷人群應接種破傷風類毒素,兒童應采用白百破三聯疫苗進行接種預防。
破傷風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破傷風主要應與引起肌張力增高和陣發性肌肉痙攣的疾病相鑒別。口腔及咽部疾患可引起張口困難,如咽后壁膿腫、牙周及顳頜關節病等,除局部可查得炎癥表現和病變外,一般沒有全身肌張力增高和陣發性肌痙攣。腦膜炎及腦血管意外,特別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頸強直及四肢肌張力增高,但沒有陣發性肌痙攣和外傷史。腦血管意外偶有引起癲癇樣發作者,但與破傷風的強直性肌痙攣完全不同。此外,腦脊液常有相應改變,多伴有神志障礙和癱瘓。手足搐搦癥主要表現發作性手足強直性痙攣,但間歇期無全身肌張力增高,化驗血鈣水平常明顯減低,對鈣劑治療有特效。狂犬病亦可發生咽肌痙攣,表現吞咽和呼吸困難。但有明確被犬咬傷歷史,臨床有特征性的恐水怕風癥狀,疾病發展主要是全身肌肉麻痹,而沒有全身肌張力增高。癔癥患者可表現破傷風的張口困難等癥狀,一般經暗示治療或適當鎮靜后,其痙攣表現可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