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雖然被安排在午夜飛行的航班(即俗稱的紅眼航班)能為那些經常出差的人節省不少時間,但英國科學家卻發現,這些航班卻是全球變暖的幫兇。他們的相關論文已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雜志上。
飛機在飛行時排出的熱廢氣,遇到冷濕空氣會形成由水滴和碎冰組成的凝結尾流,它能持續數小時并可能延展到2千米的寬度。根據過去的研究,這種尾流會吸收從地球表面散發的紅外輻射,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英國里丁大學的尼古拉·斯塔博等人利用計算機模型研究了在北大西洋航線上的飛機所產生的凝結尾流,結果發現,在冬季飛行的飛機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更大,因為這個季節易形成凝結尾流。
而更加令人吃驚的發現則是這種差異在白天和夜晚之間也很明顯。盡管夜間航班只占所記錄航班量的25%,在無云條件下,其凝結尾流造成的升溫影響卻占所有航班的80%。這是因為,凝結尾流在白天還有反射太陽輻射的能力,從而減弱了其負面影響。
英國科學家還發現,在飛過美國東海岸的航班中,有36%都被安排在晚上,這些夜間航班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占到了53%。在所有飛過北大西洋航空走廊的飛機中,有48%為夜間航班,它們對升溫的影響為58%。斯塔博表示,由于很難預測何時何地會產生凝結尾流,減小升溫影響的最簡單途徑就是精心安排白天的航班時間,盡量減少夜間航班。(張亮)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