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選舉在當地時間21日舉行,雖然選舉已告一段落,但結果卻陷入迷茫。據不完全統計,澳大利亞現任總理吉拉德領導的工黨和艾伯特帶頭的反對黨聯盟競爭激烈,雙方都難以在眾議院取得過半席位。當地媒體均認為,澳大利亞70年來首次出現沒有多數黨的“懸空議會”已難以避免。
有分析人士表示,澳大利亞目前的政治僵局將對該國的金融市場造成沖擊,加上近期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推動澳大利亞股市和匯市走低。
吉拉德昨日表示,對工黨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考慮如何為民眾構建一個穩定的政府,其將在國庫部長斯旺的協助下與無黨派議員和綠黨展開正式協商。但有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工黨還是反對黨聯盟組閣成功,未來的執政黨在下一屆議會中實質上仍是一個少數派政府,這對未來的國家管理和運作將產生不利影響。
不過,無論哪一方獲得組閣資格,澳大利亞新政府的礦業政策更值得關注。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工黨在聯邦大選中勝出,意味著澳大利亞將實行30%的礦業稅。與之相反,如果反對黨聯盟勝出,礦業稅將被廢棄或縮小征收比例,包括必和必拓在內的礦業股也將“聞聲而動”。
此外,澳大利亞央行副行長巴特利諾近日表示,得益于豐富的資源以及礦業投資,澳大利亞經濟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未來數年澳大利亞通脹壓力也將持續攀升,政府需要隨時警惕通脹風險。
花旗高級經濟師威廉森也表示,2011年澳大利亞將面臨通脹率進一步攀升的情況。有分析人士表示,通脹前景預示著澳大利亞經濟仍將持續向好,近期該國出現的政治僵局或使澳大利亞央行繼續放慢加息步伐,投資者不應過度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