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1日,瓦努努刑滿獲釋,但以色列政府禁止瓦努努離境并不允許他與任何外國人聯系,理由是他依然掌握著可以對以色列國家安全構成危害的機密信息。不過,不愿向以色列政府屈服的瓦努努此后多次因違反上述規定而被捕入獄。2009年12月,瓦努努在耶路撒冷一家酒店與一名挪威女子交談時再次被抓捕。2010年5月,瓦努努獲刑3個月。
在核問題上,以色列政府一直奉行“含糊政策”,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擁有核武器,同時還拒絕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核設施進行檢查。瓦努努的爆料第一次向世人揭開了以色列“核武面紗”,他因此多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不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2010年2月表示,瓦努努拒絕接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稱無法接受一個曾經授給“以色列核彈之父”佩雷斯的獎項。
1994年,時任以色列外交部長的佩雷斯與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拉賓以及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2007年6月13日,佩雷斯當選以色列第九任總統,任期7年,同年7月15日佩雷斯宣誓就職。
據西方媒體報道,以色列目前擁有數百枚核彈頭,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能夠從陸地、水下和空中對敵國發動核打擊的國家,其核力量位居世界第六,僅次于5個全球公認的核大國。
(來源:中國日報網 柳洪杰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