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12輕型運輸機
資料:
如何實施大飛機項目
航空工業是戰略性工業,它的發展關系到我國在關鍵領域技術能力的提升。“大型飛機項目”作為國家“重大專項”,其戰略目標理應由國家決定,否則就無法有效實施。
王超平說,過去國家也曾有過兩次關于自行研發干線飛機的決定,但是最終沒有得到貫徹。這次“大型飛機項目”被列入“十一五規劃”,體現了明確的國家意志,那就需要在國家層面上下決心去做,不要受任何干擾。
對于目前的“先軍、先民之爭”、“干線、支線之爭”、“自主設計與仿制之爭”以及項目選址上的“東、西之爭”等,接受采訪的北京大學政府與企業研究所所長路風認為,國家決策層應首先明確大飛機項目的戰略目標是開發大型民用客機,并且絕不動搖,以避免各種局部利益修改國家戰略目標。
高梁認為,航空工業被比作“工業科技之花”,它是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的集成,又是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產業。其產品開發周期長、科研投資大、技術風險高、市場競爭激烈。航空產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國家必須持續不斷地鼎力支持。他強調,雖然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但對于“大飛機”這樣的項目,并不能完全以市場為取向。“目前我國航空工業還沒有形成產業,這就需要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支持、扶持大飛機項目并最終使之形成產業,帶動我國航空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高梁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要上大飛機項目,無疑應以取得適航證,直接進入民航市場為目標。“從起步就必須以適合國際通用的民用標準為準”。同時,在項目的組織執行方面進行體制和機制的創新。
路風則強調,國家的戰略目標不僅僅是得到一兩個產品,而是要建立起可持續的產品開發平臺,最終獲得技術能力并最終實現產業化。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國家意志需要更加堅定明確的支持國產大飛機研制、制定更加具體的工作目標外,一個必要條件是突破航空工業現有管理體制的局限性,組建一個只對國務院或其他中央權力機構負責的、按照現代商業原則和現代企業制度運行的公司來具體執行這一重大項目。
王超平和高梁則一致認為,民用客機是商品,必須面向市場,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要采用新的體制和機制搞大飛機項目,組建一個新的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產權多元化的民用飛機制造公司,由它來具體實施這個國家項目。(來源:瞭望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