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3月28日發表文章,認為美國鷹派認為打擊伊朗的可能性現在降低了。
與伊朗開戰、甚至對所謂核設施進行有目的的空襲可能性越來越小了。盡管雙方言辭強硬,伊朗上周采取行動拘留15名英國水兵導致緊張局勢加劇,但是曾經支持以美國為首、攻打伊拉克行動的各種頗有影響的思想家現在卻說,對付伊朗的最好辦法是遏制,不是對抗。
以色列政策論壇政策分析中心主任M·J·羅森堡說:“華盛頓流行的看法改變了。”他說,頗有影響的人物原來認為今年有可能采取軍事行動。“現在,幾乎沒有任何人這樣認為”。以色列政策論壇是一個設在華盛頓的壓力集團,該機構支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中東問題,并對伊拉克戰爭降低了以色列和美國的安全度感到擔憂。
羅森堡說,美國方面依然言辭強硬主要起兩個作用:在目前就核查伊朗核設施問題舉行的外交談判中,有望使伊朗變得溫和;安撫像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這樣的強硬派團體。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表示,支持在外交行動不能很快奏效的情況下襲擊伊朗。
但是,這樣認為的不只是像羅森堡這樣的鴿派。華盛頓在較大程度上堅持鷹派立場的勢力(從認為應該通過武力改造中東的新保守派,到表示軍事打擊會阻止伊朗推行核野心的親以色列游說團體)也后退了一步。
由于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規模擴大,駐扎在海灣的美國兩艘航空母艦不能無限期地呆在那里,如果對伊朗發動襲擊,后勤保障工作會變得更加困難。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國人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至少目前如此。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帕特里克·克勞森上周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會議上說:“如果布什明天襲擊伊朗,絕大多數美國人會認為他準是發瘋了。”
克勞森曾堅決支持攻打伊拉克。他認為,伊朗是美國的一個難以對付的敵人,并一再敦促美國通過支持伊朗流亡的異見人士和國內的民主反對派,集中精力在那個國家搞政權更迭。
但是他最近寫道,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顯然不可取”,并認為戰爭不可能爆發,除非伊朗采取“咄咄逼人得多”的態度引起戰爭,例如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或試驗核武器。
在蘭德公司舉辦的這個會議上,攻打伊拉克行動的另一個支持者肯·波拉克說,他主張通過實行制裁不斷對伊朗施壓。他認為,如果伊朗看到自己要付出高昂的社會和經濟代價,這種做法可能就會奏效,達到遏制伊朗核計劃的目的。蘭德公司是個智庫,與美國軍界關系密切。
他認為,只有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才能采取軍事行動。他感到擔憂的是,伊朗能夠輕而易舉地牽制駐伊拉克的美軍。波拉克說:“在我們倉促上陣、對伊朗采取某種軍事行動之前,我們需要考慮一下伊拉克問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