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8年是冷戰結束、東歐劇變、前蘇聯解體后國際格局、地緣政治、經濟形勢變化最大、最深刻的一年。發達國家衰退與新興國家崛起相互映照,大國矛盾與地區合作相互交織,如同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在競奏中合力奉獻的一首“協奏曲”。
***三大危機影響全球
金融、能源、糧食三大危機同時爆發,影響遍及全球。在能源、糧食危機有所緩解的同時,金融危機卻正在深入蔓延。美、日、歐等工業發達國家已進入經濟衰退或處于經濟衰退的邊緣。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造成美國大批投資公司破產,對歐洲產生巨大影響。各國實體經濟開始陷入困境。歐、美的汽車工業面臨倒閉危險,各大跨國公司正在裁減大批職工,社會動蕩的陰影籠罩世界許多國家。
西方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上一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場經濟危機。在西方國家中,富有的冰島已陷入了國家破產境地。歐盟成員國希臘的全國大騷亂震驚世界,12月10日占全國半數以上的勞動大眾舉行大罷工,造成全國性的癱瘓。2008年是世界經濟衰退的起始階段,預計2009年全球將進入最為困難的經濟衰退。 2008年上半年,梅德韋杰夫出任俄羅斯總統,保持了普京政策的連續性。布什執政8年,推行單邊主義,出兵中東屢屢受挫,而最后一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終于對新保守主義蓋棺論定。接近年終,奧巴馬不出預料在大選中勝出,明年初將入主白宮。奧巴馬要求變革和維護美國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其政治訴求對全世界意味著什么?人們正拭目以待。在2年多的時間內,日本首相已經三易其人。而近幾年來,德、法、英、意等西方國家領導人先后更迭。世界大國的政權更迭,對國際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 ***大國關系出現新變化 2008年大國爭斗出現新的局面。8月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的武裝沖突,昭示俄羅斯對美歐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底線的回應。在今年4月舉行的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上,美國未能將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納入“成員國行動計劃”。格魯吉亞攻打南奧賽梯,意在敦促北約及時吸收格魯吉亞加盟。面對俄羅斯的反擊,美內外交困,無暇顧及,只能按兵不動。歐盟居間調停,促成俄、格達成“停火協議”。今年俄美圍繞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美在波捷修建反導基地等問題上爭斗激烈,僵持不下。
在能源問題上,俄羅斯力圖修建繞開波蘭等東歐國家、直接通往西歐的能源管道。美國則修建和規劃從里海經格魯吉亞、土耳其,繞開俄羅斯的直接連接歐洲的能源管道。俄羅斯加強軍事力量,恢復重型轟炸機全球巡航,戰艦巡弋各大洋,特別是重返拉丁美洲與委內瑞拉舉行聯合軍演,恢復與古巴的傳統關系。而歐盟是俄羅斯的近鄰,又是俄羅斯的最大貿易伙伴,不論從地緣政治,還是從能源考慮,依然有賴于俄羅斯,更希望通過協商,作出妥協,推動雙方關系發展。美歐圍繞對俄羅斯政策的分歧已日趨明顯。
***新興國家實力增強 新興國家近年來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一再加強。G8工業國家首腦會議邀請中國、印度、南非、巴西和墨西哥等五國與會,8+5模式已成常態。不久前,華盛頓召開的20國集團會議,商討應對金融危機對策,充分體現了新興國家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地位。 ***地區合作加強 2008年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合作有了加強,政局相對穩定,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三大洲的區域性組織為彌合本地區的國與國之間的沖突,促進經濟發展,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亞非拉地區固有的政治與經濟的脆弱性往往導致局勢動蕩,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激化。 在亞洲,印度孟買遭受恐怖主義襲擊事件,震驚全世界。這使近年來一直保持著比較平穩狀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關系,增加了新的變數。泰國和柬埔寨柏威夏古地區的武裝沖突剛剛平靜下來,印尼和馬來西亞圍繞著開采海上石油的爭執又起。朝鮮和韓國的關系正在惡化。年底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未能取得成果,看來要等美國新政府上臺后才有可能向前推進一步。在非洲,毛里塔尼亞發生軍事政變,剛果(金)東部局勢惡化,武裝沖突再起,政府失控。津巴布韋內部矛盾在大選后未能緩解,又面臨霍亂病肆虐。美力主國際社會對穆加貝政府進行制裁,在非洲聯盟堅持下,目前仍在調解。索馬里政局不穩,人民生活每況愈下,難以為生。索馬里海盜橫行已有多年,而今年變本加厲海上劫持事件激增,迫使國際社會采取應對措施。在拉丁美洲,總體局勢仍然是左翼政治力量有所加強。但糧食危機導致海地和阿根廷等國政局一度動蕩。玻利維亞東部省份要求自治引發政治危機。不少國家不斷發生罷工、示威游行,治安形勢惡化,造成政局不穩。 ***中東熱點問題降溫 中東地區局勢全面緩和,熱點逐步降溫。往年伊拉克局勢一直是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今年,武裝襲擊、自殺性襲擊事件有所減少,局勢相對而言已不再具有爆炸性。11月底伊拉克議會通過駐伊美軍地位協議,規定美軍將在2009年撤出伊拉克城鎮地區。這一規定無疑將使駐伊美軍減少遭受襲擊的可能性。伊拉克還要求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駐軍在明年7月以前撤出伊拉克。但是包括伊拉克在內的中東地區問題無一得到解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由于各自內部分歧加劇,巴勒斯坦建國,和以色列和平相處這一前景正變得越加渺茫。敘利亞和黎巴嫩建交,使得這一地區各國之間相互對峙有所緩和。伊朗核問題談判陷入僵局。伊朗希望能和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一樣,能和美國直接會談,解決伊朗核和伊美關系問題。
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正在深入蔓延。最終受到危害的是不是那些難以自救,政局不穩,經濟不振的發展中國家?奧巴馬上臺后,美國對外政策會有什么革新?中東地區基本矛盾一個也沒有緩解,伊斯蘭教派中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爭斗是否會加劇?恐怖主義是否會向南亞轉移?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系是否會進一步惡化?美國加大軍力,攻打阿富汗的塔利班將給巴基斯坦以至整個南亞地區帶來什么影響?美俄關系能否緩解?人們還有更多的問題,期望在2009年得到答案,能給這個世界帶來和平、穩定和發展。
(作者:楊成緒 前中國駐奧地利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