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女記者薩貝里獲釋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伊朗受審的美國女記者薩貝里的律師5月11日說,伊朗法院已經把薩貝里的8年有期徒刑減至兩年并緩期執行,其本人也已經被釋放隨父回到家中。這一事件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因為伊朗此舉無疑為伊美關系的改善注入了動力和活力。
***伊朗減刑剛柔相濟
伊朗先是判決美國女記者有罪并量刑8年,不久又為其減刑,此事充分折射了伊美關系改善的曲折性和復雜性;伊朗外交策略的使用也為國際外交人士所廣泛關注。伊朗此舉有兩個直接目標:
首先,伊朗運用多種外交策略迫使美國同其進行直接對話,伊朗以間諜罪判處薩貝里徒刑顯然使用了強硬一手,使一度認為伊美關系已有所改善的人士陷入困惑。不久,有伊朗領導人聲稱要充分尊重薩貝里上訴的權利,接著急轉直下對薩貝里進行減刑,顯然使用的是軟的一手。這種剛柔相濟、有張有弛的舉措,既向國際社會展示了該國的強硬,也在適當的時候顯示了有回轉的可能。伊朗的終極目標十分清楚:在迫使美國承認其和平使用核能為所有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外,還務必要同伊美關系正常化相掛鉤。前者是基本權利,而后者則是必須的條件。伊朗認為可同意六方會談形式,但伊美直接對話則是決定性的環節。
其次,應對國內總統大選之舉。現任總統內賈德表示,要繼續競選總統。與此同時,其他幾位改革派人士也加入了此次競選之列。“四雄爭霸”的局面已經在伊朗展開。內賈德的“軟肋”在于與美歐關系的激化以及國內經濟的每況愈下。內賈德借給美國女記者減刑之舉,既可以回擊改革派對其的指責,又可爭取大眾的同情,可謂一箭雙雕,得益多多。
***美伊僵持對雙方俱損
美伊斷交已經有30年了,而維持美伊雙方僵持關系對雙方而言均有大害而無一利。就美國來說,伊朗是中東地區十分重要的國家,不僅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對美國發展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從地緣政治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伊朗對其鄰國伊拉克等國具有傳統意義和宗教意義上的重大影響。若伊朗一方局勢失控,美國就無寧日可言。因此,奧巴馬入主白宮后,客觀形勢迫使其必須改變其前任的對伊朗強硬制裁政策,使之轉到對美戰略利益有利的軌道上。對伊朗來說,從國家發展和民族利益的角度考慮,也必須考慮改善同美國的關系。因此,美伊雙方利益的匯合點促使彼此有可能走上改善關系之路。
由于美伊雙方相互質疑,思慮甚多,加之前布什政府的政策使雙方要走出陰影尚需時日。目前美伊雙方面臨四大問題:美伊能否直接對話;國際社會對伊朗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的擔憂;伊朗在中東地區的作用以及美伊關系正常化等。這些問題十分復雜,因而注定了美伊關系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但如果雙方均有誠意,只要堅持不懈,定能迎來突破的一天。
(作者:吳妙發,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安理會候補代表,外交筆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