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好頭”比什么都重要
曾有人這樣描述任建新:“他是一個做事有韌勁的人。他認準的事,一定要干成。”有人說他極度自信,員工都對其敬畏有加。星火化工廠廠長鄭重曾跟隨任建新多年,對此他一笑置之:“任總的確非常自信,一旦認定的事就堅持到底。但他不獨裁,只要別人說得有道理他都會聽。他發火是有的,但對事不對人。”
在大多數人眼中,任建新一向是有情有義的。任建新曾裁減了公司機關44%的冗員,連自己的妻子都下了崗。但在藍星裁人,從不會解聘了事,任建新總是想辦法開辟新的崗位甚至投資“馬蘭拉面”、“中車汽修”等產業,安置下崗員工。如果公司看中了哪個人,即使他沒能勝任委派的工作,任建新也總是繼續嘗試著為員工更換新崗位。可以 說,在任建新手下,只有不合適的崗位,沒有不合適的人。
任建新作為藍星的創始人,堅持“先發展,后分配”的理念。說起來,他本人的工資不過幾萬元,他手下的人比他工資高的大有人在。藍星始終是靠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當然也注重待遇留人,因此藍星的職工隊伍穩定性極好,很少有人跳槽下海。發現藍星招收的新畢業大學生有跳槽現象,任建新也表示過擔憂:盡管說現在的年輕人有一些浮躁情緒,但也說明我們為他們營造的環境還不夠“拴心留人”。
在一次中層會議上,討論完工作,任建新話鋒一轉:“我們的一些中層領導,到底有沒有好好去關心員工,大學生到了嫁娶的年齡,能不能買得起住房?如果租房,租得起房子嗎?他們一共才多少薪水?我建議趕緊買塊地皮,給他們把宿舍建起來。還有,現在我們的大學生增加了那么多,班車還夠不夠坐?你們坐過班車沒有?去坐一下看看,有沒有沒座位的?”
任建新常說,作為企業的負責人,“帶好頭”比什么都重要。
“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任建新給企業定位是“集團化發展”。回顧藍星迅速擴張的歷程,收購的企業大多是瀕臨倒閉的國企。然而,藍星并購一家,便救活一家,但也把自己的“老本”賠進去很多。2003年藍星的整體利潤只有1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0%-80%。
有人評價任建新的飛速擴張是因為他對于兼并重組、規模經營有特殊的嗜好,也有媒體刊登出一段據稱是藍星內部人士的評價: “任建新其實不是一個完全的企業家,他 是一個有著很強烈政治訴求的人。”然而,這個說法很快被藍星一位干部推翻了,他說任建新經常告誡下屬的一句話是:“我們是在做企業,政治的事情少摻和。” 這位干部還言辭鑿鑿地說,任建新曾經有幾次機會去政府部門任職,但他都沒有去。坊間也有傳聞說,任建新的舉動不過是為著報恩——作為從地方上成長起來的企業,任建新遇到了不少干擾和壓力,每到危局時都獲得原化工部領導的鼎力支持,任建新回報的方式并非送禮,而是將化工部屬下的包袱企業一一解決掉。
這一說法獲得了任建新的伙伴周傳榮的認同:“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第一次主動請纓接星火化工的時候,風險的確很大,但他認為,為了解決部里的困難,就是拼了藍星也要去做。”
生活中的任建新也極富人情味。領導在位時他很少往跟前湊,但退下來的老領導都說他好,工作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去看望退下來的老領導、老同志,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