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arge Medium Small |
問題四
【主持人】:我知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三年解決商標注冊審查積壓,五年達到國際水平”的目標,您剛剛說的是往這個方向大大跨越好幾步。那么在國際上大概發達國家、先進國家他們審查的周期大概有多長?
【付雙建】:我們了解了一下國外審查周期,也根據提供的資料,各個國家審查的周期不太一樣。以美國為例,美國2007年審查周期是15.1個月。
【主持人】: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做到12個月的話就是達到或超過國際水平。
【付雙建】:它08年達到了13.9個月。
【主持人】:他們也在不斷改進。
【付雙建】:我們提出審查周期12個月以內,應該說基本屬于國際上的水平。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包括發達國家,也都有一個經濟發展,商標量增加,采取措施使周期下降,也采取這樣一些步驟,也達到了這樣一些效果。
2008年國家總局把解決商標積壓,縮短商標周期,所以我們商標總局的重點工作,我們叫“八項事關全局的重點工作之首”,加以解決,采取了很多措施。我們基本上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個,加強了我們商標局和商評委的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這樣來完善它的內部結構。就是過去結構設置不是特別合理,肚大口小,審查人員審查出來了,但是處長簽不出來,也影響了審查效率。這是一個,我們增加很多處室,使內部結構更加合理。
第二個,我們建立了激勵機制。對審查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就是挖掘個人的潛力,像過去個人每年大體也就審2000件左右。經過我們的激勵措施,它可能審到4千件、5千件,有的可能審的更多。
【主持人】:那差不多一天要十多件了。
【付雙建】:那當然了,也非常辛苦的。第三,我們又招收了400名商標輔助審查人員,來充實審查力量。所以這些措施采取以后,應該說效果非常明顯,我這里也有一組數據。到2008年我們共審查商標注冊申請749000件,同比增長85.27%,這樣我們的審查周期到了30個月。到了09年我們9月15號商標審查已經突破百萬大關。
【主持人】:年度?
【付雙建】:達到百萬大關,所以各國對我們的審查速度都非常贊賞。到了年底12月31號我們審查了141萬,增長了88%,周期也就從30個月縮短到17個月,所以應該說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同時,我們商標案件的評審也得到了很好的緩解,整個狀態應該說是比較理想的。
問題五
【主持人】:“三農”工作是我們國家發展的一個重點,國家工商總局正在運用以地理標志商標和農產品商標為核心的,叫“商標致富”這么一種工作機制,在服務三農工作,您能不能具體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工作情況?
【付雙建】:我先給你舉一個例子,就是重慶的大足縣,他有一個叫“大足黑山羊”,他注冊為地理標志。注冊“大足黑山羊”地理標志以后,他的產值很快上升到了5000萬元,種羊的價格增長了4倍,羊肉的價值從05年的每公斤5塊錢到8塊錢,增長到現在的每公斤20塊錢到40塊錢。就是說地理標志給農民兄弟帶來的實惠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像這個我們還是很多的。
你像新疆的葡萄,還有膠州大白菜等等這些,應該說對推動農民致富,建設新農村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們工商總局也主要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促進三農和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把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作為我們一個工作重點,向農村進行不斷的延伸。我們主要是通過兩項工作,一項工作就是我們推廣“公司+商標+農戶”,這樣一個新型的農村經營模式,來推進產業化經營,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我們通過注冊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來促進特色農業的發展。來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所以這兩個非常得到了農民兄弟的歡迎,也確實對農民致富帶來了一種很好的方式。
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視,而且現在越來越重視,我這有一個調查樣本,我在這里可以講給你聽。我們從對81個種植類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調查樣本來看。2009年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從業人員達到了當地總人口的24.16%。
【主持人】:這從業人員是包括那些呢?
【付雙建】:主要是農村的。那么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價格比注冊保護前的價格,平均增長了87.69%,將近翻了一番。種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農民年平均收入,占總收入的38.78%,比地理標志保護前增長了73%,也就是說他的從業人數和收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說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的工作,應該說前途廣闊,而且大有作為。
【主持人】:可不可以說,這個商標戰略是農業的產業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付雙建】:應該是,一個是經營方式的創新,另外就是產業結構的調整,確實促進了農村,農民,農業的發展,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