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運動風箏 享受動感樂趣
提到春天的運動,許多人會想到放風箏。但在一般人眼中的風箏都是指我國傳統的花鳥蟲魚風箏。說起運動風箏,恐怕很多人就沒聽過、更沒見過了。運動風箏是極限運動的一種,起源于西方,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的運動。跟傳統的講究扎、糊、繪、放的中國風箏做法不同、工藝不同、玩法不同,樂趣自然也大不相同了。
強調其運動功能
運動風箏起源于歐美,1992年左右傳入中國,現在已經是國內風箏賽事中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運動風箏分很多種,比如沖浪風箏,是借助充氣風箏,腳踩沖浪板的一種極具刺激、驚險的水上運動;牽引風箏則是借助非充氣風箏,由4線控制,腳踩山地板滑行,可以瞬間騰空做高難動作;特技風箏是借助兩根線操控的風箏,能夠按照操作者的意愿作上下、8字等飛行動作;此外還有滑翔風箏、雪地風箏等種類,這幾種風箏在我國都有人在嘗試。
和傳統風箏相比,運動風箏的造型非常簡單,大多為三角形和滑翔翼形,以玻璃鋼或碳鋼棒為骨架,使用降落傘材質的布料縫制而成,色彩鮮艷奪目。比起傳統風箏,運動風箏更為結實耐用,更強調其運動功能。
北京市風箏協會副秘書長趙世明是國內運動風箏的“元老級”人物,據他介紹,運動風箏在1993年正式進入風箏比賽項目,最簡單地說,運動風箏是用至少兩條拉線控制風箏,依靠眼、手、腦三者的配合,雙手操控,可以在空中做出左旋、右旋、升降等各種特技動作。運動風箏中牽引風箏和特技風箏在中國比較流行,其他的幾類風箏因為體積較大,適合的場地不容易找,并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在中國則僅有少數人在玩。
目前在國內的運動風箏玩家中,多人組隊的玩法最多。所謂多人組隊,就是一個團隊,少則三四人,多則五六人來一起玩風箏,人手一只風箏,在空中追逐嬉戲,排列出各種隊形組合,做出各種圖形變化。轉圈、平飛、上沖,如同在進行一場航空飛行表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強體健心兩不誤
由于運動風箏的活動量比傳統風箏的大一些,所以,在運動風箏的玩家中青年人偏多,也有60歲以上的人玩,但是數量比較少。玩運動風箏有益身心健康,趙世明表示,他身邊就有很多人因為玩運動風箏而保持身體健康,心情也能夠經常保持愉悅。究其原因,他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運動風箏屬于挑戰性的戶外運動,要到寬闊的戶外空間去。戶外運動不但能增加心肺功能,就算只是幾個好友常出來曬曬太陽,交流一下,多活動活動,也能愉悅身心。其次,運動風箏變化多端,需要技巧與判斷力,是一項需要腦、手配合的運動,可訓練敏捷的思維。第三,運動風箏是一項全身運動,可充分鍛煉手臂手腕、頸椎、肩膀、腰部、臂部、腿部等身體的各個部位。第四,運動風箏需要仰望天空和遠方,是一項很好的休息眼睛、提高視力的運動。
好玩但有危險
運動風箏的特點是速度快、變化多、控制比較難,這一特點同樣帶來了相應的危險性。左磊就曾經因為操作運動風箏時不小心從空中摔下,導致鎖骨骨折,同時他也經歷過運動風箏墜地砸傷人的場面。很多人對運動風箏的安全性提出疑問,對此趙世明表示,運動風箏的確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只要能合理地操作,這些危險大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整體來講運動風箏還是一項比較安全的運動。
趙世明提醒廣大愛好者,運動風箏的體積大、速度快,容易發生風箏墜落砸傷人的事故,所以放運動風箏時應選擇地廣人稀的場地,并且保證空中沒有高壓線。另外,在放一些體積較大的風箏時,如果因為風大覺得自己不能控制風箏,要及時放手,以防風箏把人帶離地面,造成摔傷,或者風箏線劃傷手掌。另外,沖浪風箏、滑翔風箏、雪地風箏等種類難度較大,玩家應該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危險。
來源:千龍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