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益陽是久享盛名的“松花皮蛋城”或“松花皮蛋之鄉”,制作松花皮蛋的歷史悠久,據《益陽縣志》卷四載:皮蛋,東西二門外皮蛋行十數家,收買四鄉鴨蛋,制成松花皮蛋,運往漢口、宜昌等處,稱為“益陽皮蛋”。嘉靖《益陽縣志》載:“皮蛋業,此為邑人獨擅長乾,湖鴨所產之蛋既多,制成皮蛋銷路甚廣,東門外賀家橋以此為業者數十家。”這是關于益陽城里有蛋行,蛋莊的真實記載。益陽松花皮蛋譽滿三湘馳名中外乃是近二百多年的事。
1930年,益陽市正式成立味蛋同業公會,有24戶。資金雄厚的戶子達3萬多銀元。年加工數量為200-300萬枚。最著名的有張益順、陳福星、曹源茂、高源茂、漆洪發等6家。
抗日戰爭時期(公元1937-1945年)是益陽松花皮蛋發展興盛時期,城里蛋行、蛋莊達50余家,多為一家一戶的夫妻蛋店,分布在城內東門外,葛公廟和賀家橋一帶,僅東門口一處,就有20多家皮蛋鋪,真是“蛋行、蛋莊生意隆,十里長街松花開。”
解放后,益陽市食品公司于1954年組織個體戶建立了蛋品倉庫,
1965年建立了年產142萬枚的益陽市味蛋廠。
1977年市政府撥款建起了一座年產1000萬枚的益陽市松花皮蛋廠。
1980年1月,益陽牌松花皮蛋在全省鹵臘味質量評比會榮獲第一名。
1981年6月在商業部食品總公司哈爾濱全國名特風味肉、禽、蛋制品優質產品評比會上,又以95.3分榮獲全國第一名。
1984年6月,在北京全國首屆同行業產品質量評比中再次奪魁,榮獲國家銀質獎。
1988年又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同年12月,在全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益陽松花皮蛋,真是譽滿中華,馳名中外。
2007年1月20日,“中國人文奧運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金獎作品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益陽市天鵝醇皮蛋廠的“天鵝醇”牌無鉛松花皮蛋獲“中華傳統名品金獎”。
益陽松花皮蛋原料配方
鴨蛋1000個 純堿10千克 生石灰25千克 紅茶末5千克 氧化鋁450克 食鹽4千克 干黃土25千克 柴灰25千克清水50千克
益陽松花皮蛋制作方法
1.精選鮮蛋:以洞庭湖畔所產的鮮鴨蛋為原料,逐個通過燈光照驗和敲驗,要求蛋白濃厚澄清,無斑點及斑塊,蛋黃位于中心,無暗影。剔除流青蛋、搭殼蛋、散黃蛋、熱傷蛋、霉點蛋等。
2.配料制泥:將紅茶末、食鹽、堿、氧化鋁放入陶缸內,灌滿熱開水,使其泡開。隨后分批放入石灰,邊攪邊加,直至均勻,涼后備用。
3,裝缸浸制:把蛋橫向裝入缸中,上面蓋壓蛋網蓋,再將冷涼料液徐徐灌入,直到蛋漫沒,加蓋封缸口,料液溫度20~25℃為宜。浸制5~7天后,蛋白交稀呈水狀,10天左右逐漸凝固,15天后溫度可略低。一般經過25~30天即咸松花蛋。
4.包泥成品:松花蛋成熟后,蛋殼變薄變脆,為了防止破碎和變質,需涂泥包糠。在涂泥前先用冷水沖掉蛋上料液、晾干。然后將已用過的料液和黃土調成漿糊狀,包在鴨蛋上,在谷殼中波動,用手稍搓成團。包泥后入缸密封,春天經40~50天,秋天50~60天,并逐個檢查,剔出響蛋、破蛋.爛頭蛋,再密封10~20天即成。
益陽松花皮蛋產品特點
體軟而有彈性,滑而不粘手,蛋白通明透亮,能照見人影,上面有自然形成的乳白色的松枝圖案。蛋黃呈墨綠、草綠、暗綠、茶色、橙色五層深淺不同的色彩.味道鮮美,清膩爽口,余香綿長。
來源:百度百科 實習編輯:鄭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