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15日專欄文章:3歲男童遭寶馬車多次碾壓的慘劇一經傳出,舉國震驚。
9月13日一家當地報紙最先報道此事,隨后諸多媒體份份轉發現場監控錄像片段。
短短兩天時間里,僅僅在騰訊新聞頻道相關頁面留言的網民數量就多達503589條,留言數在所有新聞中居第一。
9月7日,江蘇新沂市這輛寶馬X6在居民區撞倒一名3歲半男童之后,連續四次碾軋該男童致其死亡。
現場一處監控攝像頭拍下了碾壓的全過程。這輛SUV的司機在倒車時撞倒了正在車后玩耍的男童,車停了一會緊接著又用左后輪直接碾壓了孩子。
令人震驚的是,車子沒有直接倒過去,司機這時又把車子朝前開,車左后輪第二次從男童身上軋了過去。司機這時才停車。司機下車后,這輛無人駕駛的寶馬車竟自己又往后倒了回去,車的左后輪、左前輪先后再次從男童身上碾軋過去。
該男子眼看著男童倒在血泊之中,但沒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就揚長而去了。
男童父親聲稱這名寶馬司機是在“故意殺人”。由于軋死人的一次性賠償數額可能會遠低于對被軋傷者后半生的賠償數額,家長認為這名司機當時肯定是想著“碾傷不如碾死”。
網民對于此事的態度也有鮮明的分野,其中大多數人認同男童父親的推斷,其他的人則認為這名司機也許并不是要故意殺人,只是因為對此類事故沒有經驗而驚慌失措才會產生如此的舉動。當地警方正在對此案進行調查。
如果該司機一旦被證明是故意殺人,那么他無疑是十惡不赦的。但這名司機即便沒有主觀故意,他的這種行為仍然令人發指。此案中司機所表現出來的對于生命的漠視、對他人安全的滿不在意,比起因某種原因而故意殺人的行為來,更惡劣、更加令人擔憂。
這種現象在中國司機群體中相當的普遍,尤其在近年來開始擁有車輛的新手當中很普遍。
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經濟飛速增長,居民財富迅速積累,人們突然意識到:擁有一輛私家車已經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私家車擁有量呈井噴式增長。
在2003年,國家統計部門首次將私家小轎車列入統計范圍內,當年全國擁有的私家小轎車總量為495萬輛。而到了去年年底,這一數字就已飆升至2605萬輛,是2003年的五倍還多。而在20年以前,這一數字僅為82萬輛。
中國一夜之間突然進入“車輪時代”,許多人迫不及待地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坐在那個封閉的空間里,手握著方向盤,駕駛新手們感覺極其良好,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自己手中。因此,駕駛過程中一系列的失誤、過錯隨之而來。
許多私家車司機在開車接近斑馬線時,不會為避讓過馬路的行人而減速或停車;開車經過路面的水洼時一沖而過,濺得路邊行人一身臟水;夜間在雙向車道上行駛時,永遠不會記得關掉炫目晃眼的大燈;高速路上堵車時,他們會把車開上應急路肩,企圖抄近道。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也不是刻意為之。他們只不過是從未想過要替路上其他人考慮;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威脅到其他人(以及他們自己)的安全安全。他們就是自私。
2008年在一個探討城市交通問題的論壇上,道路交通專家段里仁教授說:“中國道路交通事故死傷率現在是全世界最高的?!边@個說法正確與否有待爭議,但中國道路狀況之混亂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采取了強力措施來解決問題,針對闖紅燈和酒后駕車的專項整治行動也陸續開展。然而,當局對于一些“輕微”的不良駕駛行為卻缺乏認真的處罰,如無視行人權益、夜間行車不為迎面來車關閉大燈等惡習。
而正是這些“輕微的駕駛惡習”折射出中國司機意識中的“路德”概念的淡薄。如果對這類惡習不像對酒后駕車那樣予以嚴厲處理的話,中國司機的駕駛惡習永遠也不可能改掉,在中國構建一份良好的的“汽車文明”的愿望更是無從談起。(中國日報專欄作家 劉式南 編譯 張隕璧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