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斗山集團在煙臺投資的裝載機項目于08年12月份投產 |
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近幾年一直是以30%的增長速度在高速發展,目前企業年生產挖掘機15000臺,現在他們正在進行生產線的改善擴大項目,到明年挖掘機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0000臺。
包括美國通用、韓國LG、斗山、日本三菱等50多家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在煙臺投資了150多個大項目。
自1984年設立煙臺經濟開發區以來,煙臺市經國務院和山東省政府批準的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達13個。園區不僅成為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基地和窗口,成為推動煙臺市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2007年,煙臺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87.3億元,稅收127.8億元。在所管轄不到全市7%的土地上,創造了全市50.2%的工業增加值、44%的稅收、34%的財政收入。
2007年,開發區進出口總量220億美元,在全國54個國家級園區中綜合評價位居第六。
截至目前,煙臺市外資企業貿易額占全市總額的84%,涉外稅收占全市稅收總額的48.9%。對外貿易與外商投資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煙臺積極“走出去”
近幾年來,煙臺市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全市累計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1880項,完成合同額16.2億美元,營業額13.6億美元。批準成立的境外企業(機構)135個,境外協議投資額1.77億美元,其中中方協議投資額1.69億美元。
一批海外貿易公司和辦事處的建立,使進出口企業擁有了自己的海外銷售窗口,逐步建立了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售網絡。一批海外資源開發企業的建立,緩解了當地木材、鋁土、鉛、鋅等物資的短缺。
煙臺西北林業公司建設的中俄-托木斯克州木材工業園區成為國家級對外合作經貿區,園區項目總投資將達16.8億美元。走向海外投資使煙臺市企業充分利用海內外資源和市場,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人們生活發生巨變
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數字顯示,改革開放30年來,煙臺市城市居民收入從1980年的456元增長到2007年的16772元,增長35.8倍。城市居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生活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數據顯示,2007年,煙臺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772元,比1980年增加了16316元,年平均增幅為14.3%。30年來,煙臺市城市居民消費觀念不斷更新,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化。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11829元,比1980年的415元增加了27.5倍。人們從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明顯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
目前,煙臺市已先后獲得“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最具投資價值的中國城市”、中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等榮譽,成為一座充滿吸引力的現代之城。
(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鞠川江 郭欣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