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把云南定位為“橋頭堡”,不能僅僅滿足于成為貨物通道。那么,按照這一定位,云南最迫切需要采取的行動是在哪些方面?
楊福泉:我認為,云南最迫切需要采取的行動,還是要緊緊抓住“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這幾個云南省委八屆八次全委會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戰略目標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樹立云南在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保持良好的生態、以及豐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方面的魅力,在東南亞南亞國家中樹立一種良好的、我國其他省區很難替代的優勢。除了一直在大力推動的經貿交流之外,應加大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并大力推進云南與東南亞、南亞之間旅游方面的合作,吸引這一地區更多的游客前來云南。為國家樹立一個充滿了生態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國獨具特點的地區的形象。
陳利君: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本身的內涵就比“大通道”要豐富,因此云南不能僅僅滿足于通道建設,更不能僅僅成為國內外的貨物通道。如果云南那樣做,云南只有吃“過橋米線”,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有限。由于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建設“橋頭堡”要求云南不斷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當前,我認為云南最迫切需要采取的行動是積極爭取將“橋頭堡”戰略列入國家規劃。然后,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面啟動“橋頭堡”建設。在“橋頭堡”建設中大力爭取國家支持,加快通道、平臺、窗口、基地建設。通道包括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電信、電網、管道等,平臺包括舉辦國家級的會展以及各類服務平臺等,窗口包括各種對內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窗口,基地包括加工、商貿、物流、信息、文化、教育等基地或中心。
胡列曲:1.加快區域開發與開放,并為此制定相應的區域發展規劃,力爭成為國家戰略區域規劃。
云南是連接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南亞地區的陸路橋梁和樞紐,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加快云南的區域開發與開放極為重要,并且要將區域開發與開放有效結合。
2.加快與東盟國家特別是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金融合作。
建議將昆明建成國際性區域金融中心,將昆明變成新的增長極,進而將云南變成我國沿邊增長中心。
3.通過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吸引國內外重要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集聚。
產業集聚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形成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云南應主動出擊,積極利用金融危機后國家產業發展戰略轉變和國際產業轉移的契機,發展總部經濟,采取各種措施,吸引國內外重要企業和金融機構集聚云南。
4.云南企業要積極“走出去”。
生物資源、有色金屬、化學化工、部分裝備制造、旅游等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云南企業要大膽“走出去”,以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