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云南提出的“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新的三大目標,給老百姓,特別是邊疆群眾和少數民族會帶來哪些實惠?他們要做出哪些改變?
楊福泉:各民族人民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從立足于自己優勢的產業中得到實惠,比如旅游發展了,這個無煙工業和有“富民”好口碑的產業會給老百姓更多的好處;綠色經濟的發展,不僅是老百姓從就業、收入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機會,同時,還會促進更好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這三大目標從根本上講,都要依賴于云南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與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共同繁榮的氛圍,這幾條是云南的巨大魅力根本所在,所以云南的發展要先保護好這兩大優勢,使之有可持續發展好的潛力。所以保護環境、保護文化,應是云南民眾的共識。在此基礎行,也要善于學習國內外各地的成功經驗,而不是閉關自守、墨守成規。這樣才能共同促成云南成為具有區域突出特點,又能融入國際社會的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橋頭堡。
陳利君:云南三大目標建設對國家來說有許多戰略意義:1.有利于鞏固西南邊疆安全。2.有利于提升我國的沿邊開放水平。3.有利于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4.有利于拓展中國發展空間。5.有利于建立中國的周邊友好國家體系。對云南老百姓,特別是邊疆群眾和少數民族帶來的實惠包括:1、更新觀念。開放會打破云南邊疆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舊的傳統封閉觀念,樹立創新、競爭等新的理念。2、增加發展機會。3、縮小發展差距。云南邊疆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由于受各方面的影響,許多群眾至今生活在貧困線下,三大目標建設為其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提供了機會。4、有利于邊疆民族團結和諧穩定。經濟發展是邊疆民族團結和諧穩定核心,三大目標建設有利于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增強對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邊疆民族團結和諧穩定。
胡列曲:任何一個區域發展戰略的提出,最終目的是為區域深化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但要把發展戰略變成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效,還需要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艱苦奮斗。
(1)三大目標的實現首先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培訓及引進,政府需加大教育和培訓的力度,創新教育機制,并加大高端人才引進的力度。
(2)依托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的發展戰略,在教育體制和人力資源開發上在全國實現突破,爭取成為國家級教育培訓示范區。
(3)認真宣傳,廣泛動員,形成共識。三大戰略目標的實現首先要全省各族人民的廣泛共識,并將云南的發展置身于我國的大國崛起和偉大復興的大局中來認識,因為只有全國的發展、全省的發展,才能實現各民族的發展及個人的發展。
(4)三大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將會全面推動云南省的國際化、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可以預見,云南省的廣大人民群眾不但會提高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也會獲取更多的教育培訓機會和就業機會。
專家簡介:
楊福泉,納西族,現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云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院副院長、云南大學博士導師。199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一等獎);1997年被評選為云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一層次人才;1998年入選由國家人事部、科學技術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評選的“中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2009年獲得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陳利君,男,中共黨員,1967年3月出生。現為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兼職有云南省青年常委、云南省南亞學會副秘書長、云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院副秘書長等。
胡列曲:197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云南財經大學教授。云南對外金融合作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召集人、云南財經大學東南亞南亞研究所所長。
來源: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 編輯: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