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塔山夜景

延安棗園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和任弼時雕像
中國日報網消息:作為中國革命圣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延安市根據自身旅游資源特點,提出“紅色旅游興業戰略”,確立以建設全國紅色旅游首選之地、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之地、陜北黃土風情文化開發傳播基地為工作目標,逐步使延安紅色旅游取得突破性成就。
*** 延安紅色旅游資源豐富
在革命戰爭年代,黨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戰斗生活了13個春秋,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延安精神,建立了新中國的政權組織雛形,指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也造就了延安作為中國革命圣地的特殊地位。歷史在延安留下了多達5808處文化遺址,其中革命文化舊址350多處。
此外,延安所在的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大、最集中、地貌最典型的地理單元。延安擁有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黃河乾坤灣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三大地質奇觀;擁有“四山”國家森林公園、勞山國家森林公園、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22個點。
同時,以安塞腰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等為代表的延安五鼓、陜北剪紙、陜北民歌、陜北農民畫、毛麻繡等民間藝術種類齊全,內容豐富,分布廣泛,文化風情濃郁,觀賞性、震撼性和收藏性極強,是黃土風情文化的典型代表。
這些厚重的歷史積淀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延安旅游資源呈現出豐富性、至高性、唯一性、壟斷性的特點,也為延安旅游賦予了恢宏、博大、壯觀的獨特氣勢和無窮魅力。
*** 搶抓機遇提升紅色旅游產業發展速度
近年來,延安確立了“民族圣地·紅色延安”主題旅游形象,主打紅色旅游牌,唱好“兩圣兩黃一綠”戲,使紅色革命舊址和古代文物遺址、自然生態景觀、黃土風情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實現了紅色旅游與綠色產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2009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024.3萬人次,同比增長37.3%,旅游綜合收入達到5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2%,分別是全年任務的123.3%和110.4%。展望未來,延安旅游業發展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旅游業已成為延安市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保民生、保增長、保穩定的重要產業之一。
此外,延安旅游市場主體快速增長、旅游景區建設穩步推進、各級政府對旅游業的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旅游宣傳促銷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