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回來
“那一年春天的某個日子,我坐著警車離開了故鄉……”劉俊海嗓子開始失聲,自己成為了淚人,這是他在看守所里寫的獄歌。
由于被認定為殺人嫌犯,在看守所的前5年,他一直帶著沉重的手銬和腳銬。
后背發癢時,他獨自一人踱到廁所的墻角處摩擦墻壁來去癢。吃飯時,他像乞丐一樣只能用手捧著吃。時間一長,手銬上的鐵銹逐漸深入到皮膚深處,每個夜晚入睡時他都只能保持僵尸一般的睡姿,身體完全不能活動。
5年后,鐐銬被卸去,單調乏味的生活在繼續,關在里面的人像罩在玻璃瓶里一樣,內心開始躁動。為壓制這種情緒。劉俊海同號里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兩人或多人對打。
每個人用手兇猛地向對方臉上掄去,直到打至臉色發青、嘴角出血才收手。劉俊海認為這是一種人性的發泄。
白天,人們只能發呆。深夜,老鼠無處不在。令劉俊海記憶深刻的是某年包餃子。“一大盆餃子餡我挑出來8碗老鼠屎,包餃子的面團中還發現了蛆蟲。”看守所的衛生條件差,蔬菜時有腐爛變質。
到了每年的除夕,號子里的人們害怕聽到炮竹聲,對于普通人,那意味著生命的延續。對于他們,那是痛苦的延長。
號里的每個人都會用棉花堵住雙耳,用被子蒙住頭蜷縮在屬于自己的角落里,希冀用這種方式讓自己獲得一片寧靜。
隨后,劉俊海因突患腦瘤得到保外就醫的機會,在家休養了11個月。
母親眼里含著淚水。她知道兒子是冤枉的,15年來她跑遍了所有法院為兒伸冤。
保外就醫階段,全家人過了第一個團圓年。包餃子時,劉俊海的手一直在顫抖,他的情緒也漸漸失控,眼淚不斷往下掉。
吃飯時,弟媳婦為劉俊海倒了一杯紅酒。那一年是他第一次吃到肉餡餃子。
酒足飯飽后劉俊海一個人躲進屋里,獨自流淚。
剩下的日子,他甚至不能下咽母親親手做的飯。他手中握的是瓷碗,心中卻不時回想起高墻院內的鐵皮碗。
離保釋期滿越來越近,與兒子再度分別讓母親悲痛欲絕。
10年前刑訊逼供將他投入了看守所,他用意志不斷打撈著生活的希望,此刻再次回到原來的地方,他堅持的勇氣幾乎喪失殆盡,劉俊海似乎意識到生的希望已經無法得到,幾天的功夫,頭發全白了。
7天7夜,滴水未進。這次他用絕食來對抗生的希望。第七天劉俊海被抬出了看守所,母親央求他能好好活下去,要他活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