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為汶川地震捐款1億元,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加多寶集團又捐款1.1億元。兩筆捐款的不同點,汶川地震款捐給有關部門之后,無法了解捐款使用的結果,玉樹地震發生后,在央視舉行的捐募晚會上,有關部門指定了三家受捐機構,但是董事長陳宏道先生堅持要捐給非指定機構——中國扶貧基金會,“因為他認為扶貧基金會透明度高,捐了心里踏實。”
“陳宏道先生的決定,表明捐款人開始理性選擇自己信賴的基金會,也預示基金會未來的競爭趨勢是透明。”基金會中心的主要發起人徐永光說。
2005年,衷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調查顯示,公益基金會披露機構年報的僅占30.4%,公開財務報告的只有28%。2008年,據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盛調查,汶川大地震后只有4.7%的捐款人了解捐款使用的結果。
這一嚴峻的現實受到各方質疑和批評,于是,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青基會等較大的基金會,開始主動采取行動,呼喚中國公益性非營利組織自律。
“信息公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既是境界,更是一種能力。它需要技術和成本,也需要軟件和專業隊伍。”顧曉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