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1月,國辦首次對我國電影產業發展下發了《指導意見》;2月,中央領導將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八項‘加快’之一;兩會開幕前夕,中央領導又首次提出‘加快實現我國由電影生產大國向電影生產強國轉變’的宏偉目標。這些日子,我心緒難平!”在4日舉行的文化藝術界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上,電影導演馮小寧的發言有些顫抖。
《指導意見》、八個“加快”和宏偉目標的提出,政府重視程度之高,為中國電影105年歷史上所未有,中國電影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
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雖一字之差,非一日之功。與美國等電影強國相比,我們在創作理念、院線規模、融資方式、科技創新等方面依然望塵莫及,特別是前不久風靡全球的美國電影《阿凡達》給我們太多的啟示。但挑戰與機遇并存,中國電影正開始謀劃新的發展路徑。
近2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過度商品化”與“唯票房論”的痕跡愈發突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娛樂至上的盲從,使電影作品缺少了屈原“風骨”的堅守和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頻頻招致影迷們的“板兒轉”評論?!吨笇б庖姟诽嵝盐覀?,要想真正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百姓“叫座又叫好”,就必須有全新的創作理念、精致的故事情節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院線規模大小,直接關系到農民兄弟和二三線城市居民的觀影需求。與美國每百萬人擁有130塊銀幕相比,中國僅有可憐的7塊,其中的6塊還在東部地區。八個“加快”告訴我們,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不要忘記,中西部地區是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寶庫”,更不要忘記,那九億農民對電影的渴望。
以“華誼兄弟”為首的一大批民營影視公司,雖然為觀眾呈現了《集結號》《梅蘭芳》等影視精品,但規模小、投資少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吨笇б庖姟纷屆駹I影視企業不要保守,通過上市融資、企業債券等渠道,集聚自身實力,積極應對日趨激烈的“電影星球大戰”。
科技含量低是中國電影的“軟肋”。當前,恰逢中央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國外大片中美輪美奐的畫面、強烈的視覺沖擊、極度震撼的音效、唯美壯觀的場景告訴我們,讓電影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更美。
“阿凡達”們并非高不可攀,請相信中國電影人的聰明和勤奮,抓住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腳踏實地、步步為營,去實現電影強國的夢想。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亭 楊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