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張美蘭說,解決農民“看病難”主要靠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普及以后,農民到基層醫療機構看病的越來越多,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器材設備、病床數量和醫生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去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有59萬余名農民參加新農合,參合率超過95%。”來自云南西雙版納的張美蘭介紹說,從2003年到2009年,西雙版納州共籌集8198萬元資金,用于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加強醫護人員培訓,顯著地改善了農村群眾看病條件。
張美蘭介紹,“新農合”普及以來,看病的農民越來越多,基層醫療機構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人才短缺是制約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的關鍵,目前西雙版納州各級醫療機構的執業醫師共1800人,其中在鄉鎮衛生院的只有221人,占全州執業醫師的12.3%。鄉村醫生共有728人,但持有鄉村醫生職業資格證的只有234人,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療器材設備缺乏,影響醫療服務的改善和提升。
“解決農民看病難,主要靠基層醫療機構,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力度,增添醫療器材設備,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就醫條件。”張美蘭同時建議,要重視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引進和培訓,加大上級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意識和醫德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來源:新華網(伍曉陽) 編輯:楊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