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不應被短期利益所吸引
對于新規將來的執行效果,觀眾何昕表示擔心:“會不會以別的名目、別的形式把廣告加進去,比如在片頭、片尾加長廣告?”還有網友分析說,“明的沒了,暗的要多了,植入廣告必將大行其道。”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博士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曾慶瑞認為,電視臺需要尊重觀眾的收視權利和收視要求,“電視劇敘事需要流暢,不流暢的敘事會讓觀眾倒胃口。而電視臺也需要對電視劇的營收作用有一個創新的思維,尋找一個新的方式和規律使電視劇創作生產重新進入一個有序的狀態。”
“在廣告與電視節目之間,其實需要找到平衡的辦法。”黃升民說,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的電視臺剛開始播放廣告的時候,央視做過調查,是愿意不看廣告,但是看比較差的節目,還是既看廣告,也看到比較好的節目,大多數觀眾都選擇后者。
專家認為,對于電視臺而言,關鍵是你有沒有優秀的內容資源,不能被短期利益所吸引。電視臺應從長遠的發展來尋求細分市場,明確自身的定位。比如,重慶衛視取消商業廣告、打造公益頻道之舉也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專家建議,把廣告控制在觀眾接受的范圍內
據介紹,國外很多電視臺的收入有兩個部分:收視費和廣告費。沒有廣告、純節目的頻道可能收費比較高;有一些廣告的頻道收費相對低一點;免費頻道廣告最多。像NHK、BBC這樣的公共頻道是沒有廣告的,但都是付費的。
和國外不一樣的是,中國的電視只收基本的有線電視費,但是廣告很活躍,所以我們的電視臺是把廣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因此這次出臺的新政可能會對電視臺收入造成很大影響。
黃升民認為,管理者出臺這樣的一個政策應該是非常為難的,因為這個政策會造成經營者的收入大幅減少,這是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
他說,有人聽到“廣告”兩個字就覺得很反感,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對廣告有正確的認識,它是文化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
有關電視廣告的管理,黃升民建議,有關單位應嚴格控制中插廣告的條數、時間和品類,控制在觀眾能接受的范圍內。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