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專家講座、上互動講壇、讀經典書籍、發網絡博文……河南省修武縣在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活動中,通過把黨員引向講堂、引向書本、引向實踐,讓黨員干部“愿學、樂學、真學”。
修武縣舉辦高端講座,實行上下互動,把黨員干部引向講堂(壇)。縣委書記遲軍介紹,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修武縣秉承文化傳統,緊扣時代脈搏,突出適用性、趣味性。去年以來,充分發揮各級中心組理論學習的龍頭作用,舉辦了縣、鄉兩級中心組成員參加的“寧城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就科學發展觀、經濟發展走向、新形勢下的“紅旗渠”精神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等課題進行了21次專題講座報告。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針對機關黨員干部舉辦互動講壇,每周一個主題,課堂上下互動,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華。利用農村文化中心,組織開展了農村致富講壇,黨支部成員講政策,“土專家”講技術,致富能人講經驗,引導農村黨員學政策、學技術,提高致富能力。講壇先后舉辦了900余場次,1萬余人次農村黨員干部受益。
修武縣倡導快樂閱讀,把黨員干部引向書本。今年首屆“讀書月”活動,以“閱讀·超越·和諧”為主題,歷時一個月,1萬余名黨員干部踴躍參加,帶動了全縣7萬余人參與,共贈、捐、售各類圖書5萬余冊。發揮新興媒體傳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建立了《修武網》,與超星電子數字圖書館進行鏈接,建立了包括15大類、2萬余冊圖書的“網上讀書室”。開設了“手機移動課堂”,每周向黨員干部編發一期學習周刊,被稱作“流動的課堂”。修武縣還在投資1.3億元建成的全省一流的縣級文化藝術中心里,設立圖書館,縣財政撥專款新購圖書6萬余冊。在縣直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職工書屋”110個,依托農村文化中心建立農家書屋208個,黨員干部利用工作之余,泡書屋,學知識,立足本職有所作為;農民去書屋“淘金”、“充電”成為常態。
修武縣倡導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把黨員干部引向實踐??h鄉兩級中心組成員,上北京,下成都,到鄭州、西安,去昆山、廈門,考察城市建設,參加投資洽談,研討文化產業,學習管理經驗,看中議,議中學,現場培訓,實地研究,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大家稱之為“現場課堂”。修武縣創造性地提出了“講評學習法”。各鄉鎮、各單位一把手作為“比賽選手”,將本單位上季度工作亮點和下季度的思路在規定時間內脫稿講,縣領導當“評委”現場點評,匯報和點評的過程變成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提高邏輯思維、綜合歸納能力的過程。
學習成果正轉化為修武黨員干部的工作激情和熱情,抓項目、促發展成為自覺行動,辦實事、惠民生成為目標追求,促進了修武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