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成
促使反思闖紅燈深因
網友形容“中國式過馬路”為“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這話形象而具體地描述了中國行人亂穿馬路、闖紅燈現象。對此,大多數人認為,這與中國人的素質和守法意識有很大的關系。甚至為此,一些地方還出臺了行人闖紅燈罰前三名的規定,而且國家相關部門也表示,正在推進將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
然而,“美國式過馬路”還不如中國的現實又顯然催我們進一步反思,行人闖紅燈問題的成因到底有哪些?該如何避免行人亂過馬路、亂闖紅燈?
個人素質不高和守法意識不強顯然并非闖紅燈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尚在于:一是城市道路規劃與建設的合理性不足。如今大多數城市都是人口與車輛同步增加,而很多城市街道等,都是多年前甚至幾十、成百年前建設城市時所規劃,一些路口可以供行人過馬路的設施并不完善。當沒有地下通道或者天橋可供安全通過馬路的時候,人們自然就被迫地與車輛爭道。
二是一些交通規則和設置本身不完善的問題。比如根據規則,大多數路口,車輛右轉時,即可不受紅燈限制,而此時另一邊的行人所面對的正是綠燈;類似的情況還有許多。時間一長,當人們發現,綠燈亮時,依然需要和左右轉彎車輛搶道,那么又何必非得等綠燈亮時才走呢?
“美國式過馬路”還不如中國,倒不是說美國人的素質還不如中國人,而是告訴我們,行人過馬路、闖紅燈,與個人素質、文明意識、守法意識等主觀因素有關,但同樣也與道路建設是否合理、規則設置是否人性化、交通管理是否足夠智慧等有關。面對行人亂穿馬路,亂闖紅燈,需要考慮加大處罰,與個人信用掛鉤等,但更需要反思與改進客觀上所存在的一些尚可以進一步合理化、人性化的問題。 劉鵬
結論
制度首先要尊重人性
這篇報道顯示美國人的“素質”其實并不比中國人高多少,而且連中國的“集體主義”都丟掉了,他們盛行的是“個人主義”。這與教科書給我們講的資本主義社會形象如出一轍:自私自利??梢院苋菀紫氲?,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以素質高低,決定是否適合實行某種制度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有人議論中國“國民教育”的短板,便用放大鏡去找別人的素質問題,這種是典型的阿Q心理,受了批評,不去正視,反而自我安慰,說發達國家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不如我們。這種心態豈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作者也承認,人就是人,本質是一種動物,其天性是散漫自由的。是否遵守法條或規矩,與守法的成本有關,與違法的代價也有關系。既然是人,我們的制度是以尊重人性為前提,還是以壓抑人性為前提;是以保護弱者為前提,還是保護權貴為前提,就成為制度與制度的根本差異。
有研究認為,紅燈等待時間是影響行人行為的最敏感因素之一。當等待時間超過行人可忍受時間時,行人違章率會顯著上升。在杭州,專家通過現場觀測和虛擬實驗表明,行人對紅燈可忍受等待時間約為70~90秒,而中國不少路口的紅燈時長超過這個限度。通過與國外對比發現,中國行人算是“能忍族”,比如德國行人的忍耐時間限度是60秒,而英國行人忍耐限度更低至45秒。這就是紅綠燈制度的“人性”依據。駱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