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廚》是粵菜秘籍
補課:一天兩頓皇帝果真吃不飽
嚴格遵守“吃菜不過三匙”
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須遵循的程序。比如,皇帝要單獨進食,如果他高興,可以恩賜別人,如妃嬪、子女或寵臣一同進餐。以南宋為例,在皇帝將要進膳的時辰,殿中省和皇帝用餐的嘉明殿之間,警衛森嚴,不許閑人過往。殿中省有一人先高喊:“撥食!”隨即出現十余位身穿紫衣的“院子家”,右手托著用黃色的繡龍布罩著的食盒,左手拿一條紅羅繡的手巾,將食盒擺放在嘉明殿的膳桌上。皇帝的菜品端上來后,先要用銀制品測試飯菜是否有毒,然后還要由專人“嘗膳”,確定沒有問題后,皇帝才能吃。
現在大家都是一日三餐,而清代的皇帝是一日兩餐,早餐在6時至8時,晚餐在14時至16時。皇帝在每日用餐前,先要查閱膳食清單,上面寫明哪樣菜是誰做的,以備皇帝核查和點菜。皇帝所點的菜品,如果沒說要撤換,御膳房每次都要預備。
按理說,享用這么豐盛的膳食是種享受,可皇帝吃得并不盡興。比如,清代的宮廷里有這樣一條規矩,用餐的人不能表現出自己“喜歡吃什么”,即使對于非常喜歡的菜,也要嚴格遵守“吃菜不過三匙”的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