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問題整改,做到行動自覺。堅持把問題整改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著力點,緊盯不放,貫穿始終,努力做到大有大改、小有小改、即有即改。
一是領導帶頭重點整改。堅持把關注民生民情,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力抓手。為了能夠深入群眾,傾聽民意,了解情況,向廳機關和直屬單位干部職工、省直有關部門、環委會成員單位、市州環保部門發放問卷調查表,舉辦不同形式的征求意見懇談會7次,發放并收回調查問卷65份。召集離退休干部、服務對象、重點企業、民評代表、市州環保局長、“雙聯”點村干部和農民群眾代表,召開形式多樣的座談會,并在辦公地點和廳網站設立意見箱。對群眾投訴的噪聲和大氣污染、蘭州濕地公園污水排放等突出問題,廳主要領導親自督導協調,組織開展現場調查,依法予以處理,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當事人。從網絡輿情中搜集梳理了78條公眾關注環保工作的訴求,并研究確定了22條涉及環境突出問題的信息,積極開展調查核實處理,極力保障群眾環境權益。
二是結合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集中整改。今年,省委巡視組在巡視省環保廳期間,指出了個別處室、單位工作作風需要進一步轉變;進一步減少文件和會議;進一步提高業務技能培訓質量和效果等6個方面的反饋意見。省環保廳以此作為教育實踐活動集中整改的突出問題,舉一反三,研究制定了《關于省委第三巡視組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逐條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領導、責任處室和整改時限,問題整改進展順利,效果明顯。
三是結合查擺問題即知即改。廳領導按照職責分工,深入分析查擺分管工作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做到即知即改。針對已建成縣級城鎮污水處理量達不到國家污染減排考核要求的現狀,組織對3個有代表性的縣城水污染物減排潛力進行調研,澄清城鎮化進程與水污染因子增量不協調的問題,努力扭轉全省水污染物減排工作的被動局面。廳領導班子研究制定了改進作風、加強項目管理、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等10個方面的具體整改措施,并對全廳已有工作制度進行了逐一研究,建立和修訂完善制度37項,并形成了《甘肅省環境保護廳制度匯編》(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意見后印發實施,努力形成問題整改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