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征收對象
由向施工方收改為向“業主”收
“過去我們揚塵費很難收上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征收對象是乙方,有的就是個體施工隊,有的還是外地單位,工程一結束人就跑了。”周兵說,2011年他們還曾對中鐵五局一個施工項目下過征收通知,結果追到武漢通過當地法院才追回了揚塵污染費,對方還是個國企大單位。所以,新辦法改成了向甲方收,也就是業主單位。“就像家里裝修,我不找工程隊,找業主收,業主不會跑掉,而且有了這個壓力,他會更加督促施工方做好降塵措施。”
4 彈性處罰
降塵做得好可削減系數直到不交錢
在上文的公式中有一個“達標削減系數”,每被群眾投訴或媒體曝光產生揚塵污染一次,經查實后其達標削減系數就要扣除0.1,反過來對獲得市級或省級文明工地的,其削減系數要增加0.1或0.2,不累加。“我們有一個具體的控制措施和達標要求,每個指標都有系數,比如你規定的道路都硬化處理了,裸露地面都按要求覆蓋了,持續灑水降塵,出場車輛全部沖洗干凈不帶泥出場等等,考核結果做得好的,最大削減系數可達到1,那就不要交揚塵污染費了。”周兵告訴記者,這體現征收揚塵費的最主要原則:“多污染多付費,少污染少付費,不污染不付費”。
揚塵費試點現狀
4年1082個工地交揚塵費6904萬元 無一家工地因降塵措施達標而免單
南京是江蘇第一個試點揚塵收費的城市。自2009年7月1日起試點,四季度正式開始征收,當年只對14家工地收了44萬元揚塵費。揚塵費收不上來的現象在后來的幾年里有所改觀。4年時間,南京市環保局共向1082家工地征收揚塵費6904萬元。其中,2013年共向353家工地收了3223萬元。
試點4年來,揚塵費的征收是否真的令工地減少揚塵污染了呢?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周兵回應認為,調控還是有初步成效的。施工企業更加重視揚塵治理措施的落實,采取防塵布遮蓋、每天進行灑水、注意圍擋施工、車輛沖洗等措施在越來越多的工地都做起來了。然而,不能否認的是,揚塵污染并沒有減輕,這是老百姓切身的感受。周兵坦言,4年來沒有一家工地因為降塵措施完全達標而“免單”,這從一方面反映出工地揚塵現狀,同時也顯現出了現有揚塵管理措施的不合理。“比如要求施工工地路面80%以上必須硬化處理,若是土石方工地,就完全不可能達標,所以新的辦法改成了‘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加工區、生活辦公區應做硬化處理,用作車輛通行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這樣要求更可行。”
質疑與回應
1、收了幾千萬都花哪了?
市環境監察總隊副隊長周兵回應揚子晚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揚塵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10%上繳中央國庫,20%上繳省級財政,其他留在地方財政安排。2019年-2012年,全市共對727家工地征收了揚塵費3680萬元,除上繳上級財政的外,還有2500多萬元,由市級財政統籌安排納入環保專項資金預算管理。2010-2012年間,全市共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揚塵治理,其中對139家工地購置洗輪機補貼1016萬元,為重污染的施工工地租用吸塵車181.5萬元,建設18個揚塵污染監測點投入380萬元等。
2、“先征后返”的設想為何被棄?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在草擬《辦法》時曾想采納社會建議,對揚塵費“先征后返”,先按全額征收作為抵押金,做得好的返還,但最終出臺的辦法仍然采用了施工結束后,根據平時考核的結果進行征收的老辦法。對此,市財政局經建處王斌主任科員說,資金進庫后再退出來操作上有難度。而環保部門的顧慮是,這錢收上來“交誰管理?使用什么賬號?利息給誰?”那么,仍然在施工結束時再收,會不會收不上來?周兵說,對建設單位,作為甲方,都是本地的,政府部門有其他的約束手段,比如環評、比如工程竣工驗收,實在不行還可以通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3、征收4年,空氣怎么越來越差?
空氣越來越差,這是人們的普遍感受,按說揚塵費也收了4年怎么就沒見空氣變好?周兵回應,空氣污染有自身的各種原因,工地揚塵是其中一方面,同時也受區域總體環境影響,這一次的霧霾就影響了全國100多個城市。當然,目前揚塵費征收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待改進,這次出臺的辦法就為了更好地發揮價格杠桿,促進施工工地揚塵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