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樊曦、崔清新) 2013年3月14日9時許,人民大會堂大禮堂。
肩負神圣使命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莊嚴地按下表決器……
“通過——”
隨著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劉云山的莊嚴宣布,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新一輪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大幕正式拉開。
這是新的起點,承載著新的使命——
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歷經6次政府機構改革,形成了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組織架構和職能體系。但職能越位、缺位問題依然突出,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爭權諉責現象依然較多,人浮于事問題依然存在……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經過周密調查研究,集思廣益,反復論證,4個月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擺上了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近3000名代表的案頭。
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通過拆分、合并、擴權,國務院組成部門進一步減少到25個,一些部委的職能理順,權責更加明確。
人們注意到,與以前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相比,此次方案的題目增加了“職能轉變”四個字。“職能轉變,核心是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和社會的關系。要通過改革,解決政府權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彌補‘缺位’,隔斷‘越位’,糾正‘錯位’。”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銀監局局長高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