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著眼長遠的戰略思維——
“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
“宏觀政策要穩住,微觀政策要放活,社會政策要托底。”
“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一年多來,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從黨外人士座談會到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黨中央始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加強學習調研,不斷提高把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的能力,牢牢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習近平要求,要正確判斷形勢,增強信心,綜合施策,扎實工作,穩中求進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持續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李克強強調,一方面要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搞好宏觀調控,統籌考慮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另一方面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用勇氣和智慧推動轉型發展。
張德江指出,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發展質量和效益,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俞正聲指出,要抓住歷史機遇,廣泛凝心聚力,推動科學發展,加快后發趕超,奮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劉云山指出,穩中求進符合科學發展觀,制定政策、出臺措施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
王岐山指出,要圍繞主題主線,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張高麗指出,決不能片面追求速度,而是在平穩的發展中化解矛盾、防范通脹、控制風險,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從“穩中求進”到“穩中有為”,再到“穩中向好”,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事業發展,貫穿的是“穩”字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