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記者的問題,老師一直默然相對,學生則緊張得手心出汗。事情已經過去3天了,但在貓耳山登山遇險的師生們面對網友的譴責,顯得壓力很大。昨天(7日),師生們來到市公安局,向當天援救他們的巡特警、勤務指揮部、房山公安分局等部門分別送上錦旗,錦旗總數多達10面。
緊張
老師學生不敢答話
昨天,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一行十來人來到市公安局。其中,有3人是當天登山的成員。3個人在現場都很沉默。“同學,你們這次一共帶來多少面錦旗啊?”一名男學生聽了記者的提問轉臉看向旁邊的人,“這是我們老師。”但此時,這位老師轉身走開了。
此后不管記者如何提問,老師都沉默不語。據了解,這位老師就是事發當天的報警人,也是第一批走下山的9名師生之一。
和老師的反應相似,昨天來到活動現場的2名學生也顯得很緊張,一名學生坦言:“緊張得手心出汗”。他說,“回到學校后,很多人都在詢問,太不好意思了。媽媽從電視中看到了報道,但我沒有說自己也在其中,怕她擔心。”
感恩
警察帶來生的希望
2名學生回憶說,當天,登山隊中有2名女生崴了腳,當時大家都想著“絕不能讓一個人掉隊”,因此放緩了速度,天黑后迷失了方向。“越來越冷,背陰的地方還有積雪,甚至有點絕望。看見警察的那一剎那,覺得救兵到了,回到救援指揮部后,看見一屋子的警察,一下有了回到家的感覺。”
一直沉默不語的老師,見到市公安局局長傅政華時,也終于開口,“你們爭分奪秒,營救我們被困的學生,太感謝了。”
反思
學生探險將受專業培訓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大成說,雖然這次是偶然事件,但從中看到了黨和社會對學生的重視。他表示,學校對學生在安全教育方面還要下功夫,“我們也覺得后怕,萬一學生救下來,公安干警出事了,怎么辦?”
總結這件事的教訓,他說,雖然登山隊當時也帶了手電、步話機、手杖,但準備還是不夠,對天氣變化、自身身體素質都估計不足,學校今后會對學生們進行專業教育,所有探險活動要在安全基礎上進行,不能蠻干。
減壓
為受困學生提供心理輔導
談到媒體對于此次救援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消耗巨大的報道時,郭書記表示,媒體的關注、輿論的批評,對于學生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郭書記介紹,學生們現在都已恢復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沒有產生太大的心理波動,不過學校也會安排心理咨詢中心對他們進行輔導,讓他們懷著感恩的心去回報社會。
郭書記還說到,學校社團的登山活動不會因此停止,因為類似的活動既可以鍛煉身體,同時也是對學生們意志的磨煉。
新聞背景
獲救者被批“不自量力”
4月3日晚,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38名高校師生和一名公司職員在集體登山途中,因道路不熟迷失方向遇困,北京警方經過13個小時的艱苦救援,成功解救了39名被困房山區周口店四馬溝貓耳山上的師生。
由于動用300多人員,并出動警用直升機,一時間,獲救的登山者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些人批評,由于他們的“不自量力”,致使浪費大量公共資源。
警方回應
公安局長:必須不惜代價營救
傅政華在與師生代表交流時表示,維護治安、救助群眾,是法律賦予公安機關的神圣職責,在群眾遇到危險的時候,北京警方必須不惜代價全力營救。但他也叮囑學生在進行戶外活動前,要對行程進行周密安排,制定詳實的出行計劃,一定要保證自身安全。
救援人員:職責所在不需感謝
“公安公安,就是維護公眾安全的,這是我們的工作,群眾遇到危難,警察就應無條件提供幫助,不必對我們進行感謝。”房山公安分局局長王聚成說。
經過跨夜的尋找與救援,當最后兩名學生獲救后,房山公安分局局長王聚成曾激動地流下眼淚。王聚成回憶起當時的心情說,“這些學生比我孩子還小,我明白當家長的,肯定揪心啊!再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沒找到,我這心里著急。往山里找,越走越深,路邊的樹枝都枯了,一撅就斷,真怕這些孩子出事。所以,孩子們全都獲救了,我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了。”王聚成還坦言,“說實話,我把這些民警帶上山,分散到四處找學生,當時用手機也聯系不上了,對他們我也擔心,都是我帶出來的,萬一哪個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和他的家里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