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名師名校招牌
個體戶也搞教育培訓
去年9月,楊家坪工商所接到舉報稱,楊家坪前進1號有一處教育培訓機構,以“重慶市成龍文化培訓學校”名義虛假宣傳,從事中小學招生教育培訓。
執法人員調查發現,該處正在從事中小學教育咨詢、培訓活動,門口墻上張貼有兩塊宣傳內容,分別為“重慶成龍文化培訓學校歡迎你”、“全國連鎖、中高考培訓專家重慶成龍文化培訓學校,十年品牌、規模大、師資強、提分快,一、三、八、巴蜀名師學校”等內容。
“當事人不能提供上述宣傳內容的證明資料。”執法人員介紹,該培訓機構負責人廖某,44歲,是位個體工商戶,其核準經營范圍是教育咨詢服務。去年8月起,他在沒有任何依據情況下,張貼兩塊自己杜撰的虛假信息牟利。
處理結果:
執法人員稱,廖某行為違反《重慶市不正當競爭條例》相關規定,屬于利用其它方式對自己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為此,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1萬元罰款。
楊家坪309家教育培訓機構
299家在超范圍經營
“目前社會培訓機構存在不少問題,如超范圍經營、虛假宣傳等。”楊家坪工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楊家坪地區現有309戶經營主體從事教育培訓,具有資質的僅10戶,在超范圍經營達到299戶。
該負責人稱,截止昨日,楊家坪工商所今年受理消費申訴舉報523件,每年以10%比例遞增。其中教育培訓投訴卻以200%速度急劇上升,僅今年上半年就受理9件,主要集中在超范圍經營招生、只收費不培訓、超約定標準收費、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對外招生等4個方面。
九龍坡區消委會秘書長陳涌介紹,2014年1月-9月,區消委會共計受理教育培訓服務類消費者的投訴28件,接待咨詢33件,處理22件。消費者投訴反映的主要問題,按性質劃分依次是合同、虛假宣傳、服務質量、定金、安全、人格尊嚴等。
四招甄別教育培訓機構
如今,不少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類型的培訓班,如何避免上當受騙?九龍坡工商分局相關負責人這樣提醒消費者:
一、盡量選擇繳費期限短的。繳納培訓期限越長風險越大,比如對方攜款潛逃等。我市今年7月出臺《重慶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按學期或教育培訓周期收費的,預收費最長不超過6個月;按課時收費的,預收費最多不超過60個學時。
二、看營業執照。看其是否具有教育培訓資質。企業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中,必須要明確標有“培訓”字樣,如僅是教育咨詢,則沒有培訓資格。
三,要查驗資質,對教師的從業資格及職稱證書進行查驗。
四、查信譽。上“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查看其信譽信息,判斷是否選擇該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