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慶開放領域這五件事值得期待
本報記者 陳鈞 實習生 王洋
1 貿易多元化試點
去年底,國務院印發《關于同意在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開展調整相關稅收規定促進貿易多元化試點的批復》(簡稱《批復》),同意在保稅港區現有規劃面積內劃出專門區域作為貿易功能區,開展貿易、物流和流通性簡單加工等業務,給予貿易功能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
這意味著今年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內,將首次出現“區中園”——貿易多元化試點園。入駐企業將享有眾多實惠政策,具體包括:從境內區外進入貿易功能區的貨物,在其實際離境后憑出口貨物報關單予以退稅;貿易功能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從境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保稅監管場所進入貿易功能區內的保稅貨物,在貿易功能區內銷售時,繼續予以保稅;保稅貨物內銷時,海關按其進入貿易功能區時的狀態征收進口稅款,同時稅務部門按國內銷售貨物的規定征收增值稅等,這也使“保稅商店”、“保稅醫院”等新業態的出現成為可能。
2 “渝新歐”沿線名優商品展示交易
來自市外經貿委的消息稱,今年該委將依托“渝新歐”班列,促進重慶與“渝新歐”沿線城市的商品流通,具體做法是在“渝新歐”沿線重要城市布局重慶名優商品展銷門店,利用班列將優質重慶商品賣到“渝新歐”沿線去。
同時,積極與渝中區溝通,爭取在該區開設“渝新歐”沿線名優商品展示交易店,依托“渝新歐”回程班列,將歐洲名優商品運回重慶銷售,如嬰幼兒用品、日用消費品、家居裝飾品等。
3 “1+2”保稅物流格局發力
去年底,海關總署正式批準設立重慶萬州區公用型保稅物流中心(A型)、重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法斯特公用型保稅物流中心(A型)。這兩個保稅物流中心將與之前獲批設立的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形成“1+2”保稅物流格局,對2015年重慶構建立體物流體系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4 汽車平行進口業務大增
汽車平行進口指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汽車,根據進口地不同,可分為“美規車”、“中東版車”等。相對于傳統進口汽車,平行進口車配置更豐富、價格更便宜。去年10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制度,此前處于“灰色地帶”的平行進口汽車得以“正名”。
去年底,我市曾嘗試通過“渝新歐”開展汽車平行進口業務,獲得成功。業內人士預測,擁有“渝新歐”的重慶,最有可能成為西南地區平行進口車最大的貿易集散地。今年,該項業務有望進一步開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渝新歐”回程貨源的問題。
5 果園港倉儲物流項目投用
繼兩江新區果園港鐵路專用線去年底投入試運行之后,投資20億元、建筑面積達40萬平方米,與鐵路配套建設的大型物流倉儲項目——果園港倉儲項目將于今年2月建成投用。
果園港倉儲物流項目正式投用后,運輸到果園港的貨物在港區內即可完成倉儲、加工、交易、再包裝,從而減省貨運環節并降低物流成本,讓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在果園港真正做到無縫銜接,為兩江新區打造內陸對外貿易和物流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港口功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