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將發往各區縣的御寒裝備打包裝車。
高寒地區的留守女童代表收到捐贈的御寒裝備。
首席記者 崔力 攝
1月13日,隨著“水墨丹青繪針愛”重慶市第二屆紅櫻桃冬日針愛大型志愿行動捐贈儀式的舉行,匯聚了百名書畫家、愛心單位及3萬編織義工真情的愛心織物向渝東北、渝東南的大山啟運,山里娃將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愛心人士的溫暖。
■書畫家及愛心企業鼎力支持
此次志愿行動啟動后,重慶、北京、天津、山東、沈陽等21個省市的百名書畫家,向主辦方無償捐贈了百幅書畫作品。在去年12月30日的愛心義賣會上,這些作品吸引到眾多企業代表、市民,他們慷慨解囊,為孩子們送去愛心。
在捐贈儀式上,市福彩中心、華龍網集團、協信公益基金會、中建三局、重慶天子之歌鋼琴集團、龍翰書畫院、郭明義愛心團隊重大分隊、郭明義愛心團隊渝東北分隊、慈孝文化促進會、交通銀行重慶渝中支行、北京化境流香文化公司等11家單位,分別摘得“公益貢獻獎”。
重慶天子之歌鋼琴集團大方送出300臺鋼琴,總價值上千萬元,幫助山里娃大膽追逐音樂夢想。
孔子基金會捐贈出400件國學視聽產品、4萬冊國學圖書,總價值500萬元,讓孩子們從國學中汲取成長養分。
市福彩中心作為主辦方,帶頭為孩子們送來30萬元善款,并貼心地準備了1000支凍瘡膏、100冊圖書。
交通銀行重慶渝中支行的志愿者們為巴南區鄉村學校的孩子們送去103個溫暖包,包括書包、文具、跳繩等。
此外,協信公益基金會,江北區綠葉義工協會,郭明義愛心團隊渝北分隊、渝北龍山分隊、高速東北分隊、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分隊、重慶大學分隊、巴南交通分隊,重慶青年海歸協會等公益組織也加入到愛心隊伍中,負責起書畫作品裝裱、織物分裝等工作。
■3萬居民加入愛心隊伍
此項志愿行動更離不開普通市民的點滴奉獻。去年底,“冬日針愛”志愿行動向社會發出倡議后,主辦方的幾個熱線電話被“打爆”。主城上百個社區居民齊上陣,發揮出編織特長,為孩子織圍巾、帽子、手套。
南岸區委宣傳部除義購7.5萬元的愛心畫作外,還動員全區3700多市民加入到“冬日針愛”行動中。從全國優秀志愿者周么嬸到全國美德少年,老老小小都為山里孩子忙碌著。
在他們的示范引領下,南岸區教委動員十多所中小學的女教師為孩子們編織圍巾、手套、帽子,區教委副主任朱靜萍連續用了7個晚上,為山里娃織出5條圍巾;大興場小學校長胡波和愛人夫妻倆配合,織了10套圍巾、手套、帽子。據統計,整個教委系統就編織了1500件圍巾、手套、帽子。
家住渝北區龍山街道余松路社區的向奕文是一名志愿者,得知本次活動后,她和社區“愛心幫幫團”成員們“搶”著編織毛線。鄰居周大媽是編織能手,一個人就主動領取了3份毛線,為了趕在寒冬前織好,她放棄了以前每天必到的老年舞蹈隊活動;年輕志愿者楊麗琴不會編織,便每天纏著會編織的鄰居手把手教她,終于在活動結束前趕織出一套圍巾、帽子和手套。
渝中區的“邢孃孃開心編織隊”共有22名志愿者,這些志愿者幾乎都是“婆婆”級別,最大的已經有81歲高齡,最小的也有59歲。今年73歲的志愿服務隊隊長“邢孃孃”邢鳳榮說,為了給山區孩子織毛衣,隊員們已經“加班”很多天,共織了160套圍巾、手套、帽子,每一套還細心裝好。平時,這些婆婆買菜為了省幾毛錢,都要多跑幾個菜攤比較,可是今年的“冬日針愛”行動中,大家還捐錢出來買毛線,又加織了65條圍巾?!拔覀兛茨切┥絽^娃兒,就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差不多年紀。多織點送去,也讓更多娃兒暖和點”,邢孃孃說。
還有江北區郭家沱街道的“百姓衣櫥”編織隊、大渡口區黨員義工……近日,經主城九區及璧山區3萬名義工巧手編織,軟乎乎的毛線變成3萬套帽子、圍巾、手套,成為山里娃的柔軟呵護。
昨日,經主辦方評選,有50名義工摘得“最美編織義工”稱號,并獲贈市福彩中心準備的福彩愛心紀念冊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