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解碼
將與首都機場同類型
又到快開學的日子,泉州人老宋正忙著給女兒訂機票。晉江也是有機場的,但女兒都從廈門走,“航班多,折扣多”。
對閩西南人而言,翔安新機場肯定是利好。作為樞紐機場,航班一定會比廈門高崎更多,折扣會更大。而在航空業內人士看來,建設新機場已經很迫切,是必須之舉。
“高崎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撐不了幾年就滿負荷了,而高崎又不具備建第二跑道的條件。”一位航空業內人士分析,不僅廈門,閩南地區也迫切需要新機場。
公開資料顯示,到2020年,廈漳泉地區航空旅客吞吐量將達3300萬人次,而閩南地區現有的兩個機場——— 高崎和晉江機場,設計能力僅2600萬人次。
因此,翔安新機場一開始便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輻射廈門、漳州、泉州、龍巖、金門區域和粵東、贛南地區。“該機場確定為4F類,這代表可以起降各種大型飛機,目前,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都屬4F類。”業內人士說。設計吞吐量 7000萬人次
“新機場選址哪里,專家經過了一番考量,并非一開始便定在翔安。”參與了當時論證的一位人士告訴導報記者,選址從2007年7月啟動,先后有分布在泉州、漳州、廈門的五處選址方案。
經過多次論證,各方面專家一致認為翔安場址凈空條件較好,噪聲影響小,是最佳的場址。其所說的翔安場址,更具體而言是指翔安大嶝島與小嶝島之間,利用周邊海域淤泥吹填造地。
新機場力爭在2013年開工,2019年一期的2條跑道投入使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未來,機場將建4條國際最高等級跑道,可滿足 “空中巨無霸”A380、波音747等大型飛機起降要求,其年吞吐量可達7000萬人次。
8車道快速路連接廈漳泉
“由于翔安新機場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要輻射周邊,因此,新機場銜接廈門市區、漳州、泉州的快捷通道也被提上議事日程。”有關人士說,快捷通道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雙向8車道。
新機場銜接廈門市區的快速路,就是正在籌劃的第二東通道。第二東通道很可能采取橋梁的方式,建設更快,成本也較少。
“每年幾千萬,甚至到未來,每年近億的客流,快捷通道不僅起到運送和疏散的作用,還將對廈漳泉同城化起到推動作用。”一位物流企業老總說。
他認為,機場可帶動航空物流,促進翔安的產業和新城建設,并帶動周邊航空物流、倉儲物流園區的成熟和發展。隨著新機場項目的日益明朗,其周邊的商務、辦公、旅游觀光和研發設施等也都將逐一開建。而大嶝將成為一座 “航空城”,使翔安真正實現 “海陸空”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