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最后一家“國”字號理發店 今年6、7月將消失
最后的國營理發店今年六七月將在中平路上消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理發行業吹來了“個體風”,國營理發店也因此受到了強烈的沖擊。
“去年,塔亭理發店關了,我這里也成了福州最后的國營理發店。”楊國增說,那些年,人們對發型的要求不像現在這么繁多,大多數人進理發店的目的,就是為了單純的剪短而已。但時代變了,大家對于理發的概念也就變了。從理發到剪發到美發,再到造型。理發師的年齡越來越年輕,服務理念從原本的千篇一律發展為個性化服務。理發師們還會根據顧客的需要和喜好為其設計發型。
一成不變的理發環境、無法與時俱進的大膽造型等等諸多原因,促使像中平理發店這樣的國營理發店,再也拴不住年輕人的心。這些時代標記,也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歇業,并且消失。
沒有增加服務類型,僅靠單純的理發利潤非常低。之后,逐漸有不少國營理發店的理發師為此選擇轉行或者單干。
門店衰落了,也沒有招來學徒。會繼續在這里工作的,也是因為公司會給自己上養老、醫療保險。曾經的18位老師傅,也只剩下楊國增和另外一位郭師傅。如今會光顧這里的,都是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偶爾也會有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孫子來的。在楊國增心里,他始終不擔心這里的客源。
相比較而言,如今新型理發店中一次普通的洗剪收費,在15元至50元不等,有的甚至高達幾百元上千元。而在中平理發店洗剪10元錢的收費卻始終不變,以至于有的家庭一家三代,甚至四代都是中平理發店的忠實顧客。
如今,福州這最后一家國營理發店在今年6、7月份隨著城市拆遷,難以避免消失在中平路上。楊國增終于可以放下多年來的工作擔子,回家頤養天年。
但是在對于前來理發的老人們來說,雖然在這寸土寸金的地價上經營這樣一個沒有多少經濟收益的理發店,本身便是件奢侈的事情。但是,他們對這樣的一個時代印記,卻保留有諸多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