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下稱《計劃》)正式印發出臺,廣東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工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據了解,2015—2017年,省財政統籌安排516億元,集中支持工業轉型升級。
看點3
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機器換人”
《計劃》指出,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0個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形成4個產值規模超100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建成2個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基地,機器人制造及相關智能裝備總產值從2014年的300億元提高到6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6%;3年累計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
據透露,我省將制定實施《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和機器人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加快突破以機器人為重點的智能制造核心關鍵技術,打造完整的機器人制造產業鏈,建成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業基地。
同時,我省將通過實施“機器換人”計劃,以汽車和摩托車制造、家電、五金、電子信息、紡織服裝、民爆、建材等行業為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示范應用。選擇我省優勢產業的龍頭骨干企業開展智能工廠培育建設試點,鼓勵企業使用大型控制系統、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裝配線等智能化制造裝備,推進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建設自動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當前,信息技術在整個工業中的充分應用,直接推動工業的轉型升級,就是要從大到強、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而高質量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必須靠自動化和智能化去實現。”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所長謝少鋒表示。
談及智能制造,“十二五”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組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杰認為,當前德國、美國等國家紛紛提出“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廣東乃至中國要充分利用制造業智能化,爭奪國際產業競爭話語權。
看點4
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在制造業固有優勢上,廣東如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培育新的增長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今后3年工業轉型升級面臨的重點問題。《計劃》指出,要加快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提升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和粵東西北產業園區發展質量,培育工業轉型升級新增長極。
據了解,接下來我省將重點圍繞開展專項招商、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攻堅,力爭至2017年末,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3年累計實現投資4500億元;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從2014年的2300億元提高到3800億元,年均增長18%;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通用航空裝備等產業鏈,成為國內領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計劃》同時要求,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到2017年末實現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5100億元提高到6700億元,年均增長10%;自主配套能力不斷加強,終端產品價值鏈進一步提升,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粵東西北方面,要力爭產業園區3年累計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20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1450億元增長到2400億元,年均增長18%;園區及其帶動產業集聚發展項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
另外,狠抓節能減排,推動工業綠色發展也是我省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按照《計劃》要求,將重點圍繞工業節能減排、園區循環化改造和清潔生產、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等方面攻堅,力爭到2017年末,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2014年下降9%,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過剩產能目標任務。